包含閤的词语
内閤 nèi hé
1. 宫中的楼房式建筑。《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若仗在 紫宸 内閤,则夹香案分立殿下。” 2. 安在大门左右的边门。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栅濠》:“其门左右,两扇内閤,俱用乾粗木密行打造。”排閤 pái hé
1.亦作"排阁"。 2.推门。拜閤 bài hé
见“拜阁 ”。伏閤 fú hé
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唐朝大明宫中的紫宸殿称合,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宋王溥《唐会要.大明宫》)。后因以"伏合"指朝臣俯伏合下向天子奏事。省閤 shěng gě
见“省阁 ”。开閤 kāi hé
亦作“开阁 ”。汉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见《汉书·公孙弘传》。后以“开閤”指大臣礼贤爱士。 唐刘禹锡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閤待诸賔。” 唐邵谒 《论政》诗:“ 孙弘 不开阁, 丙吉 寧问牛。” 宋曾巩 《回亳州知府谏议状》:“伏惟开阁之初,偃藩甚乐。”边开边关。《收穫》1981年第4期:“忽听得北窗外有声响,好像滞重的大黑门在开合。”入閤 rù hé
1.进入房室。合,我国旧时的一种楼房。 2.指进入中央官署做官。 3.唐代皇帝于朔望日在便殿接见群臣,称"入合"。东閤 dōng hé
东向的小门。 《汉书·公孙弘传》:“ 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 王先谦 补注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 东平王苍 为驃骑将军,开东閤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唐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閤贤。” 唐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閤,为邦属故园。”香閤 xiāng gě
1.黍的别名。 2.盛香之盒。后閤 hòu hé
1. 后门。 《汉书·游侠传·陈遵》:“﹝刺史﹞突入见 遵 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閤出去。” 颜师古 注:“以其前门关闭,故从后閤出之也。”《魏书·萧昭业传》:“ 昭业 独住 西州 ,每至昏夜,輒开后閤,与诸小人共至诸营署恣淫宴。” 2. 后楼。《晋书·王敦传》:“乃开后閤,驱诸婢妾数十人并放之。” 唐罗虬 《比红儿》诗之七九:“都缘没箇 红儿 貌,致使轻教后閤开。” 3. 见“后阁 ”。贤閤 xián hé
亦作“贤阁 ”。 对人妻子的尊称。 唐牛僧孺 《玄怪录·齐饶州》:“贤閤只在门前,便可同去。” 宋何薳 《春渚纪闻·马武复得妻》:“贤阁县君於暌索中,适某过 澶州 得之逆旅间,了不言其所自也。”飞閤 fēi hé
1.亦作"飞合"。 2.架空建筑的阁道。 3.高阁。闛閤 tāng gé
1.见"闛鞈"。白閤道者 bái gé dào zhě
麻衣道者的别称。知閤门事 zhī hé mén shì
官名。 宋 代阁门司主管官员,掌朝会、游幸、宴享赞相礼仪等事。《宋史·职官志六》:“旧制有东、西上閤门,多以处外戚勋贵。 建炎 初元,併省为一……五年,詔右武大夫以上并称知閤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閤职 hé zhí
宋 代属于閤门的官职。《宋史·职官志六》:“宣赞舍人任传宣引赞之事,与閤门祗候并为閤职,间带点检閤门簿书公事。”参见“ 閤门 ”。閤閤 hé hé
1.协和貌。 2.纷错貌。閤下 hé xià
古代对尊贵者的敬称。后亦泛用于朋友之间,称谈话、通信的对方。 谓在屋门之下。閤门使 hé mén shǐ
官名。唐 末、五代 有閤门使,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大宴引赞,引接亲王宰相百僚藩国朝见,纠弹失仪。五代 以来,多以处武臣。宋 置东、西上閤门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多以处外戚勋贵。绍兴 五年,诏右武大夫以上并称知閤门事,官未至者称同知閤门事,在知閤门之下。参阅《宋史·职官志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閤子 hé zǐ
指合门使的官署。 小屋;屋里(包括船屋)的一间。妆閤 zhuāng hé
1.亦作"妆合"。 2.指妇女的居室。閤皁 gé zào
山名。在江西省樟树市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迎閤 yíng gé
迎合yínghé (1)逢迎,猜测或揣度别人的心意以便顺从或投合 例 迎合低级趣味 英 cater to;serve the purpose of;fawn up;meet庭閤 tíng gé
指府署。閤署 hé shǔ
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