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北的成语
-
泰山北斗 tài shān běi dǒu
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
太山北斗 tài shān běi dòu
太山为五岳之首,北斗为众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 -
上南落北 shàng nán luò běi
漫言各处去向,犹言走南闯北。 -
山南海北 shān nán hǎi běi
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
三战三北 sān zhàn sān běi
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
塞北江南 sài běi jiāng nán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
群空冀北 qún kōng jì běi
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 -
南棹北辕 nán zhào běi yuán
犹南航北骑。 -
南去北来 nán qù běi lái
指来来往往 -
南鹞北鹰 nán yào běi yīng
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
南阮北阮 nán ruǎn běi ruǎn
指聚居一处而贫富各殊的同族人家。 -
南腔北调 nán qiāng běi diào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
南橘北枳 nán jú běi zhǐ
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
南贩北贾 nán fàn běi gǔ
为了谋生而到处奔走。 -
南船北车 nán chuán běi chē
比喻行踪不定。 -
南征北伐 nán zhēng běi fá
亦作“南征北讨”。亦作“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
南来北往 nán lái běi wǎng
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
南桔北枳 nán jú běi zhǐ
后人遂用“南桔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似乎用于贬义稍多些,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 -
南舣北驾 nán yǐ běi jià
犹南航北骑。 -
南箕北斗 nán jī běi dǒu
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
南航北骑 nán háng běi qí
语本《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后因以“南航北骑”形容乘舟骑马,南北奔走。 -
南枝北枝 nán zhī běi zhī
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 -
南征北战 nán zhēng běi zhàn
征:征伐。转战南北;打了许多仗。 -
南征北讨 nán zhēng běi tǎo
见“南征北伐”。 -
南辕北辙 nán yuán běi zhé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