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博的成语
-
远溯博索 yuǎn sù bó suǒ
谓广泛地推寻考索。 -
远泝博索 yuǎn sù bó suǒ
谓广泛地推寻考索。 明 宋濂 《题<寿昌胡氏谱>後》:“ 司馬遷 作《史記》,遠泝博索,於 孔子 所不敢述者,皆采而實之。” -
矜奇炫博 jīn qí xuàn bó
以奇异和渊博而夸耀、自负 -
繁称博引 fán chēng bó yǐn
繁:多;博:广。指行文中的广泛援引 -
沈博絶丽 shěn bó jué lì
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
深稽博考 shēn jī bó kǎo
稽:考核;考:查核。深入地稽考,广泛地查核。形容苦心钻研学问 -
汪洋浩博 wāng yáng hào bó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
高才博学 gāo cái bó xué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
博学宏才 bó xué hóng cái
博:广博;学:学问;宏:广大;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博学审问 bó xué shěn wèn
博:广;审:详尽细密。广泛学习,详细询问 -
知今博古 zhī jīn bó gǔ
贯通古今。知识渊博 -
博古知今 bó gǔ zhī jīn
博:广博。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博采群议 bó cǎi qún yì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兼收博采 jiān shōu bó cǎi
犹兼收并采。 -
博学笃志 bó xué dǔ zhì
博:广;笃志:志向专一。广泛学习,意志坚定 -
博物通达 bó wù tōng dá
博物:能辨别许多事物;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学识渊博,通晓事理 -
博学多识 bó xué duō shí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
五经博士 wǔ jīng bó shì
教授五经的学官。汉武帝始置。 汉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建元 五年春正月﹞初置五经博士。博士,本 秦 官,掌通古今,员至数十人, 汉 置五经而已。”《新唐书·百官志三》:“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学。” -
兼览博照 jiān lǎn bó zhào
犹言明察四方。 -
襃衣博带 bāo yī bó dài
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宽衣大带。古代儒者的装束。《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豈必襃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汉书·雋不疑传》:“ 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颜师古 注:“襃,大裾也。言着襃大之衣,廣博之帶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褒衣博帶滿塵埃,獨上都堂納試迴!’”《明史·张士隆传》:“夫裒衣博帶之雅,孰與市井狡儈之羣。”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襃衣博帶 -
衣褒带博 yī bāo dài bó
宽衣大带。古代儒生的服式。 -
博带褒衣 bó dài bāo yī
博:宽大;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博者不知 bó zhě bù zhī
博:广。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 -
通今博古 tōng jīn bó gǔ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
以博一粲 yǐ bó yī càn
以:用;博:赢得;粲: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设法赢得对方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