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孝的成语
-
孝经起序 xiào jīng qǐ xù
比喻遇事左右为难,颇感(好工具hao86.com)棘手 -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yǒu le cún xiào,bù xiǎn yàn zhāng
存孝:五代李克用的养子;彦章:五代朱温的部将。有了李存孝,就显不出王彦章。比喻一个有突出才华的人,压倒了另一个才华稍次一点的人 -
忤逆不孝 wǔ nì bù xiào
忤逆:不顺从。不服从和孝敬父母 -
诸葛亮吊孝 zhū gě liàng diào xiào
《诸葛亮吊孝》是古代传说故事,讲述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智谋之争。古代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只是肚量狭小,不能容人。 他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可又想加害诸葛亮。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当诸葛亮趁乱用计先取南郡、荆州、襄阳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均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在“即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 -
不孝有三 bù xiào yǒu sān
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话。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这是第三种不孝。 -
入孝出悌 rù xiào chū tì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
入孝出弟 rù xiào chū tì
见“入孝出悌”。 -
移孝作忠 yí xiào zuò zhōng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
移孝为忠 yí xiào wéi zhōng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
为:作为。为臣的应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子的应不惜生命孝顺父母 -
不孝之子 bù xiào zhī zǐ
不孝顺的子孙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bú xiào yǒu sān ,wú hòu wéi dà
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 -
忠臣孝子 zhōng chén xiào zǐ
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
子孝父慈 zǐ xiào fù cí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
忠孝双全 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
忠:效忠,忠君;孝:孝敬。忠于君主与孝敬父母都做到了 -
忠孝不并 zhōng xiào bù bìng
不并:不能同时并行。尽忠不能尽孝,尽孝不能尽忠。即忠孝不能两全 -
孝子爱日 xiào zǐ ài rì
谓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
忠孝节烈 zhōng xiào jié liè
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
父慈子孝 fù cí zǐ xiào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
父严子孝 fù yán zǐ xiào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
忠孝节义 zhōng xiào jié yì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
忠孝两全 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
孝子顺孙 xiào zǐ shùn sūn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
孝子慈孙 xiào zǐ cí sūn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
孝悌忠信 xiào tì zhōng xìn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