悻悻而去
  • 【拼音】:  

    xìng xìng ér qù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XXEQ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带着怨恨愤怒离开。

  • 示例:

    校长说话义正辞严,那几个无理取闹者讨了个没趣,悻悻而去了。

    • 1、“西藏中心”的几个人悻悻而去
    • 2、梅津哭笑不得,只得悻悻而去
    • 3、汹汹而来悻悻而去,条锈病。
    • 4、彭郁潇悻悻而去,但又不甘心。
    • 5、校长说话义正辞严,那几个无理取闹者讨了个没趣,悻悻而去了。 ()
    • 6、双方争吵了六七分钟,大家都悻悻而去

    字义分解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FUF
    • 五行

    见下。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
    • 注音ㄑㄩ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FCU
    • 五行

    (1)(动)离开:拿~|~世|~职|~留两便。

    (2)(动)失去;失掉:大势已~。

    (3)(动)除去;除掉:~病|~火|~皮。

    (4)(动)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5)(副)过去的;特指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6)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向|从成都~重庆。

    (7)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你们~考虑考虑。

    (8)用在动宾结构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他听报告~了。

    (9)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提水~浇花|要从主要方面~检查。

    (10)去声:平上~入。

    (11)(动)扮演(戏剧里的角色):在这出戏中;他~厂长。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拿~|捎~。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