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瘦的成语
-
瘦骨嶙嶙 shòu gǔ lín lín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瘦骨梭棱 shòu gǔ suō líng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瘦骨如柴 shòu gǔ rú chái
十分削瘦的样子。 -
瘦骨零丁 shòu gǔ líng dīng
形容人瘦弱孤单的样子 -
瘦骨伶仃 shòu gǔ líng dīng
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 -
盛肥丁瘦 shèng féi dīng shòu
宋代文人盛度休胖而为文粗疏,丁谓体瘦而作诗精优。 比喻文如其人。 -
面黄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
马瘦毛长 mǎ shòu máo cháng
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
緑肥红瘦 lǜ féi hóng shòu
谓绿叶繁茂,红花凋谢。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試問捲簾人,却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緑肥紅瘦。” 元 赵善庆 《落梅风·暮春》曲:“叫春山杜鵑何太愁。直啼得緑肥紅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譌》:“人歸後,記當初緑肥紅瘦。到如今十月寒花霜縷透。” 丁以布 《亚子招饮湖楼即席分得虞韵》:“湖上春回風景殊,緑肥紅瘦到蘼蕪。” -
绿肥红瘦 lǜ féi hóng shòu
绿:指叶;红:指花;肥:长得旺;瘦:枯萎。草木绿叶茂盛而花朵却萎凋稀少。形容暮春景色。 -
脸黄肌瘦 liǎn huáng jī shòu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郊寒岛瘦 jiāo hán dǎo shòu
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
较瘦量肥 jiào shòu liàng féi
比较肥瘦。喻评论姿容。 -
环肥燕瘦 huán féi yàn shòu
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形容女子体态不同而各有其风韵。也比喻艺术作品风格流派各具特点,各擅其美 -
胡肥钟瘦 hú féi zhōng shòu
胡:三国时的胡昭;钟:三国时的钟繇。胡昭的字体肥,钟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
骨瘦如豺 gǔ shòu rú chái
见“骨瘦如柴”。 -
肥冬瘦年 féi dōng shòu nián
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
东阳销瘦 dōng yáng xiāo shòu
《梁书·沉约传》:“﹝ 沉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沉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
岛瘦郊寒 dǎo shòu jiāo hán
唐朝贾岛和孟郊的诗歌风格,多以清切凄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