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蛇的成语
-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yī zāo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比喻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后被引申为就是一旦受过伤害就对类似的事物或事件十分惧怕。被蛇咬了一次,就再不敢碰草索。 -
弓杯蛇影 gōng bēi shé yǐng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封豨长蛇 fēng xī cháng shé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
巴蛇吞象 bā shé tūn xiàng
巴蛇:传说中的大蛇。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
一蛇吞象 yī shé tūn xiàng
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
一蛇两头 yī shé liǎng tóu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
膝语蛇行 xī yǔ shé xíng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
为蛇添足 wéi shé tiān zú
见“为蛇画足”。 -
豕分蛇断 shǐ fēn shé duàn
比喻支离破碎。 -
鲸吞蛇噬 jīng tūn shé sh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
为蛇若何 wéi shé ruò hé
虺:小蛇;催:毁灭;若何:奈何,怎么办。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吗办?原来比喻要趁敌人弱小时,就把它消灭。后也泛指坏人要及早除掉。 出自:《国语·吴语》:“吴王将许越成,申胥谏曰:‘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
礼度委蛇 lǐ dù wēi yí
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 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
引蛇出洞 yǐn shé chū dòng
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
枭蛇鬼怪 xiāo shé guǐ guài
比喻丑恶之徒。 -
惊蛇入草 jīng shé rù cǎo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
封豕长蛇 fēng shǐ cháng shé
封:大。豕:猪。大猪和长蛇。比喻凶暴恶毒的大坏蛋。 -
壁间蛇影 bì jiān shé yǐng
比喻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
为蛇画足 wéi shé huà zú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 -
画蛇著足 huà shé zhuó zú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
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
楚相断蛇 chǔ xiāng duàn shé
汉贾谊 《新书·春秋》载, 春秋楚相 孙叔敖 ,幼时遇两头蛇,恐他人又见,埋之,惧,谓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諭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 汉刘向 《新序·杂事一》亦记此事。后因以“楚相断蛇”喻人做好事必将得好报。 宋魏泰 《东轩笔录》卷六:“ 曾布 为三司使,论市易事被黜。 鲁公 有柬别之,略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楚 相断蛇,后必有福。’” -
涸泽之蛇 hé zé zhī shé
老实人受欺负,奸诈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处 -
螳螂捕蛇 táng láng bǔ shé
形容只要方法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
封豨修蛇 fēng xī xiū shé
见“封豕长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