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半霎
  • 【拼音】:  

    yī shí bàn shà

  • 【注音】:  

    一 ㄕˊ ㄅㄢˋ ㄕㄚˋ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一時半霎

  • 【简拼】:  

    YSBS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犹一时半刻。

  • 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 语法:

    一时半霎作宾语;指很短的时间。

  • 示例:

    元·杨立斋《哨遍》:“莫将愁字儿眉尖上挂,得一笑处笑一时半霎。”

  • 近义词:

    一时半刻

  • 反义词:

    地久天长

    • 1、李先生一阵冷笑,他心里明白,一时半霎并不能让杜威忘掉芙蓉,忘掉爱情的悲伤。 
    • 2、一时半霎,售票员伯伯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吓到了眼前的这位女孩。
    • 3、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时半霎,眨眼之间一个月就这般悄然而逝。
    • 4、潜潜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觑着这千山万水,都只在一时半霎……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Y
    • 五行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 拼音bàn
    • 注音ㄅ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FK
    • 五行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 拼音shà
    • 注音ㄕㄚ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UVF
    • 五行

    (副)短时间;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