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
江神子/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人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江神子/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译文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人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惟有芳草连碧空。楼外夕阳晚烟笼,粉香四溢淡眉峰。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 惟有芳草连碧空。楼外夕阳晚烟笼,粉香四溢淡眉峰。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江神子/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注解

1
杏花村馆:即杏花村驿馆。据说位于湖北麻城岐亭镇。
2
酒旗风:使酒旗摆动的和风。
3
溶溶:指河水荡漾、缓缓流动的样子。
4
扬:意为飞扬,此指飘散的样子。
5
残红:喻指凋残的花。
6
野渡:村野渡口。
7
望断:指一直望到看不见。
8
人不见,草连空:意为不见所怀念的故人,唯见草色接连到天际。
9
晚烟笼:指黄昏时烟气笼罩的景象。
10
粉香融:是描写景物中空气之美。融合。
11
淡眉峰:是描写烟气笼罩远山之美。
12
年时:此指“当年那时”。
13
画屏中:应指“如诗画一般的景象中”,而非指楼上摆放的有画图题诗的屏风或屏障。
14
关山:应指黄州关山。
15
素光:此指皎洁清素的月光。

江神子/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背景

一年的暮春时节,在黄州属地一个叫杏花村的驿馆中,词人谢逸独自一人在驿馆外闲游散步。面对着美丽的江南风景,词人不禁想起昔日相恋的情人,一种无法压抑的情感充溢在作者心中。于是词人回到驿馆,向负责杂役的人要来笔墨,在墙壁上挥毫题写了这首《江神子》。

江神子/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赏析

词的主题是怀人,于忆旧中抒写相思之情。首先从空间着笔,展开一个立体空间境界。杏花村馆的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花,已经谢了,春风吹过,卷起阵阵残红。这是暮春村野,也是作者所处的具体环境。这一切都显示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在作者的心态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惆怅色彩。

上片“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野渡舟横”显出了环境的凄幽荒凉。而一见到“杨柳绿阴浓”,又不免给词人增添了一丝丝离愁。杨柳往往与离愁别恨联在一起,杨柳成为了离别的象征物。“绿阴浓”,含有绿暗之意。清幽荒寂的野渡,象征离愁别恨的杨柳,与上文所形成的淡淡的惆怅色彩是和谐一致的。这一切又为下文“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的怀人怅别作了铺垫,渲染了环境氛围。经过上文渲染、铺垫之后,“人不见”的“人”就不是凭空出现的了。“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谢逸是江西临川人,也是江南人了。他一生虽工诗能文,却科场不利,屡试不第,以布衣终老。这样一位落拓文人,身在异乡,心情凄苦,自不待言,远望江南,青山隐隐,连绵无际,相思离别之情,油然而生。意中人远在江南,可望而不可见,可见的惟有无穷无尽的春草,与天相接,延伸到无限遥远的远方。而春草又是容易引起离别相思的物象。词人用了一个远镜头,远望春草连天,伊人缺不知在何处,心驰神往,离恨倍增。

下片紧接上片,由望断江南而人不见的相思之苦,自然转入到回忆往事。“夕阳”到“画屏中”五句全是回忆往事,由上片的从空间着笔转入到下片的时间追忆。五句都是“记得”的内容,都应由“记得”领起。但“文似看山不喜平”词尤忌全用平铺直叙,所以作者从回忆开始,马上描绘形象,而不从叙事入手。在一个夕阳西下的美好时刻,楼外晚烟轻笼,在这漫馨旖旎的环境里,一位绝色佳人出现了。融融脂粉,香气宜人,淡淡眉峰,远山凝翠。词人不多作铺叙笔法写她的面容、体态,而采用以部分代整体的借代修辞法,只写她的眉峰、粉香,其他就可想而知了。较之尽情铺叙,一览无余,更令人神往。这是很鲜明的形象,在词人记忆的荧光屏上永远不会消失。然后再用补写办法,补叙往事:“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这说明上面的一切都发生在楼上的画屏中。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相见以后是很快就离别了呢,还是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作者却不再作任何说明。填词也如绘画,绘画不能把整个纸面全部画满,什么都画尽,而应该留下适当的空白,笔尽而意不尽。填词也要留有空白,留有让读者想象的余地。回忆至此,一笔顿住,将时间拉回到眼前,“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回忆的风帆驶过之后,词人不得不面对现实。关山迢递,春草连天,远望佳人,无由再见。词人心想:只有今夜天上的一轮明月照着他乡作客的我,也照着远隔千里的她,我们只有共同向明月倾诉相思,让我们通过明月交流心曲吧!

此词写完之后,凡是住到这个房问的人,都反复吟咏这首词,并纷纷向驿卒索要笔墨纸张将其抄写下来。驿卒觉得很麻烦,便偷偷用白粉将此词涂抹掉,这才制止了人们的抄写。可见,这首词在当时是多么受人欢迎。

作者简介

谢逸
谢逸 宋代诗人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一江秋水碧湾湾。
绕青山。
玉连环。
帘幕低垂,人在画图间。
闲抱琵琶寻旧曲,弹未了,意阑珊。
飞鸿数点拂云端。
倚阑看。
楚天寒。
拟倩东风,吹梦到长安。
恰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香肩轻拍。
尊前忍听,一声将息。
昨夜浓欢,今朝别酒,明日行客。
后回来则须来,便去也、如何去得。
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
临川好,柳岸转平沙。
门外澄江丞相宅,坛前乔木列仙家。
春到满城花。
行乐处,舞袖卷轻纱。
谩摘青梅尝煮酒,旋煎白雪试新茶。
明月上檐牙。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