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虞山
雨中游虞山
半岭穿城起,千岩带雨探。
楼台连竹树,市井隔烟岚。
岸帻行丹嶂,支筇俯碧潭。
雷摧峰顶塔,犬吠涧边庵。
突兀亭惟一,纡回径有三。
疏篱新笋出,虚牖妙香含。
野卉飘莺粟,幽禽响石楠。
幡幢依古佛,苔藓绣荒龛。
胜地从僧到,嘉游许客耽。
愿随虞仲隐,尘世不须谈。

作者简介

宋荦
宋荦 诗人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汉族,河南商丘人。官员、诗人、画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汉族,河南商丘人。官员、诗人、画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西园渐届清商节。
疏林一声凄切。
叶底潜流,枝头乍送,常向空庭纷聒。
齐姬恨结。
正无限伤心,晓风残月。
寥落高天,满身凉露响还歇。
故园旧曾听处,柴门闲依杖,清韵飘忽。
翻入云深,传来院静,不数哀蛩啼鴂。
悲秋自说。
任南陌东城,斜阳明灭。
更忆闺中,鬓丝真髣髴。
辟地自中使,规模仿朝鲜。
毗卢绕千佛,法像穷诸天。
幡幢尽奇丽,照耀苍崖巅。
胡为名胜区,僧徒散如烟。
影常吊山鬼,松鼠窜几筵。
荒寒不可留,亭午风凄然。
却顾阶除上,游踪破苔钱。
黄山松石天下无,好事往往绘作图。
千岩万树不到眼,刻意摹写徒区区。
茸城将军胸次别,远道移取来崎岖。
石一拳耳俨千仞,松不满尺盘两株。
盛以巨盎置铃阁,珍比七尺红珊瑚。
今年移镇向闽海,临行辍赠及老夫。
鸭觜船载入廨舍,宾客咋舌儿童呼。
吟窝得此良不俗,大笑今我官岂粗。
南荣相对坐竟日,看山读画同欢娱。
石也以松为毛发,松亦以石为肌肤。
芙蓉一片忽堕地,陵峦宛转秀色殊。
扰龙双干双麈尾,千霄之势当前俱。
晋卿倘见定豪夺,柴桑或抚还惊吁。
丛桂疏梅助清致,何烦命驾穷天都。
将军雅意应有报,几回欲赋还踟蹰。
今晨鼓兴了此债,属和火急催髯苏。
停帆旧是兵戈地,寂寞城闉。
肠断行人。
何处炊烟一缕新。
屏风九叠干霄立,翠染波纹。
多谢匡君。
双剑峰高割晓云。
溽暑长安榴吐缬。
客忆莼鲈,不待清秋节。
座上高谈惊乍歇。
箧中留得文如雪。
折柳旗亭歌一阕。
竟别东华,人道真痴绝。
无限相思何日彻。
春申浦上芦花月。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