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时至正己亥岁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时至正己亥岁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驾频出。
仗中乐部五千人,能唱新声谁第一?
燕国佳人号顺时,姿容歌舞总能奇。
中官奉旨时宣唤,立马门前催画眉。
建章宫里长生殿,芍药初开敕张宴。
龙笙罢奏凤弦停,共听娇喉一莺啭。
遏云妙响发朱唇,不让开元许永新。
绣陛花惊飘艳雪,文梁风动委芳尘。
翰林才子山东李,每进新词蒙上喜。
当筵按罢谢天恩,捧赐缠头蜀都绮。
晚出银台酒未销,侯家主第强相邀。
宝钗珠袖尊前赏,占断春风夜复朝。
回头乐事浮云改,瘗玉埋香今几载。
世间遗谱竟谁传,弟子犹怜一人在。
曾记《霓裳》学得成,朝元队里艺初呈。
九天声落千人听,丹凤楼前月正明。
狭邪贵客回车马,不信芳名在师下。
风尘一旦禁城荒,谁是花前听歌者。
从此飘零出教坊,远辞京国客殊方。
闭门春尽无人问,白发青裙不理妆。
相逢为把双蛾蹙,《水调》、《梁州》歌续续。
江南年少未曾闻,元是当时供奉曲。
朝使今年海上归,繁华休说乱来非。
梨园散尽宫槐落,天子愁多内宴希始知欢乐生忧患,恨杀韩休老无谏。
伤心不见昔人歌,汾水秋风有飞雁。
此日西园把一卮,感时怀旧尽成悲。
含情欲为秋娘赋,愧我才非杜牧之。

作者简介

高启
高启 元代诗人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郎采菱叶尖,妾采荷叶圆。
石城愁日暮,各自拨归船。
鸣珂坊里将军第,列戟齐收朱户闭。
里媪逢人说旧时,有庐被夺广园池。
今年没入官为主,散尽堂中义宅皃。
厨烟久断无粱肉,群鼠饥来入邻屋。
官封未与别人居,日日闲苔雨添绿。
曲阁深沉接后房,画屏生色暗无光。
寻常不敢偷窥处,守卒时来拾坠珰。
春风多少奇花树,又有豪家移得去。
池上无陀石,千人列坐曾。
如今趺夜月,唯有一山僧。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马嵬魂。
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
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
争妍无复呈歌舞,寂寂苍苔锁院门。
君不见平乐馆,古城何处寒云满。
君不见奉诚园,荒台无踪秋草繁。
白日沉山水归海,寒暑频催陵谷改。
皇天大运有推移,富贵于人岂长在。
请看当年广陵王,双旌六纛何辉光。
幸逢中国久多故,一家割据夸雄强。
园中欢游恐迟暮,美人能歌客能赋。
车马春风日日来,杨花吹满城南路。
叠石为山,引泉为池,辟疆旧园何足奇。
经营三十年,欲令子孙永保之。
不知回首今几时,繁华扫地无复遗。
门掩愁鸱啸风雨,种菜老翁来作主。
空余怪石卧池边,欲问兴亡不能语。
春已去,人不来。
一树两树桃花开,射堂踘圃俱青苔。
何须雍门琴,但令对此便可哀。
人生不饮胡为哉?
人生不饮胡为哉?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