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秋日,送徐方虎太史给假省亲归武源,用朱竹垞检讨寄曹秋岳先生原韵
水调歌头·秋日,送徐方虎太史给假省亲归武源,用朱竹垞检讨寄曹秋岳先生原韵
斜日照清嶂,落叶下金台。
故人辞我南去塞雁一声来。
莼菜苕溪堪摘,茅屋蘋村无恙,遥指白云隈。
相送潞河上,萧瑟荻花开。
倚门望,归棹急,肯徘徊。
江风渔火偏喜岁晚谢尘埃。
到日浣裙调膳,暇日登山临水,野老对衔杯。
史馆须椽笔,好与雁同回。

作者简介

宋荦
宋荦 诗人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汉族,河南商丘人。官员、诗人、画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汉族,河南商丘人。官员、诗人、画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雨做清愁,人添羁恨,几处花放春城。
招寻初地,修竹倚茅楹。
千叶桃花灼灼,苔墙上、薜荔抽萌。
开樽好、邻园灌木,百啭听流莺。
移情。
当此日,山僧乍遇,人淡诗清。
更书同颠米,笔阵纵横。
向夕花前小住,狂歌发、共掩柴荆。
天将霁、朦胧片月,深殿一钟鸣。
甚江东、绿波无际,泖湖风物尤美。
露葵生处春洲远。
翠叶紫茎铺水。
轻摘起,见说道、参差荇菜浑难比。
烟村小市。
算只有吴鲜,依稀钗股,好自伴菰米。
秋风动、有客天涯徙倚。
采芳曾作归计。
当时但为鲈鱼脍,何事怅然如此。
谁鼓枻。
常是那、香羹调向芦花里。
樽前漫记。
与碧涧芹芽,帘泉玉版,潇洒共风味。
江湖岁晚。
正水落空洲,枫下高岸。
设簖平沙败苇,灯光零乱。
轮囷乍向临流得,掩青筐、霎时皆满。
谁怜携去,渔庄草舍,清霜一片。
又早是、重阳款宴。
叹秋色殊佳,篱金初遍。
几处酒人对擘,新橙同荐。
老饕只爱持螯嚼,想眉山、旷怀如见。
还从醉后、茶烹石鼎,恍窥双眼。
杨柳春城驻幰车。
罗衣掩映女墙斜。
江南装束是谁家。
城下有人闲伫立,芙蓉朝日望来赊。
一春愁绪又添些。
望去非花,飘来疑雪,轻狂如许。
未作浮萍,已离深树。
此际谁为主。
隋堤三月,几回翘首,一片漫天飞舞。
最堪怜、无根无蒂,总被东风弄汝。
踏歌魏女,离情多少,问道春光何处。
乍扑空帘,旋黏芳径,好倩莺衔取。
还思往日,鹅黄初染,变态顿分今古。
枉垂著、长条踠地,绾伊不住。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