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秋夜感怀,寄方虎用其年元夜韵
绛都春·秋夜感怀,寄方虎用其年元夜韵
炎蒸才谢。
正暮云敛尽,银河斜挂。
莺燕风流,荷芰繁华,梦还惹。
此时旅况何如也。
举目见、新霜沾瓦。
青荧灯火,纸窗竹屋,狂吟闲写。
中夜。
追思往日,向金门执戟、竞夸裘马。
一阵西风,又送羁人,燕台下。
急须觅破衣残帕。
同学者、相逢如乍。
且寻江表徐陵,月明词话。

作者简介

宋荦
宋荦 诗人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汉族,河南商丘人。官员、诗人、画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汉族,河南商丘人。官员、诗人、画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翠浪翻帷,红绫灿枕,灯花细落银缸。
夜雨春风,寂寞掩兰房。
吐丝妾似蚕眠箔,奈化枳君同橘过江。
此恨倩谁说与,愿逐晨风飞去,遂到君傍。
水远山高,云树但苍茫。
鸳鸯几见池中睡,叹芍药空飘槛外香。
苏门曾说孙登啸。
又何似、仲举清歌偏好。
一曲和皆难,听余音缥缈。
漫写江南肠断句,又变作、离奇夭矫。
高调。
是乌丝旧唱,迦陵新草。
还忆往日风流,向旗亭画壁,双鬟争道。
廿载飘零,剩髯霜多少。
天子凌云思赋手,喜岁晚、遭逢非小。
堪傲。
有牛腰词卷,将人压倒。
宝髻盘云,绛绡笼雪,内家妆束风流。
向石边小憩,藏却钿钩。
还有侍儿执扇,苔径里、映带温柔。
伤心也,杏花在手,凝盼枝头。
啾啾。
绿衣娘子,爱惜杀春光,芳树能留。
好教将言语,等待宸游。
似欲殷勤重问,长门赋、汝会吟不。
摩挲叹,一方素练,貌尽宫愁。
老矣陈琳,悲哉宋玉,披襟共此清秋。
恰重阳又到,载酒楼头。
君言计日江南去,看霜林、橘柚如毬。
未成分手,偏宜对菊,醉发狂讴。
鼓枻漫逐河流。
有萧娘窈窕,潜贮商丘。
问故乡虽好,可否同游。
天涯况未销烽燧,罨画溪、莫说寻幽。
好将彩笔,登台赋雪,一笑淹留。
列戟朱门,雕桥珂里,喜见悬弧。
恰凤雏载诞,参差玉笋,麟儿同育,错落骊珠。
如此奇逢,真称佳话,岂复寻常吉梦乎。
须知道,是尼山鹫岭,送自云衢。
匡时共说司徒,宜阶下、芝兰秀色敷。
羡食牛之气,抱来竟爽,惊人之骨,望去皆殊。
千里神驹,一双英物,异日追随殿陛趋。
开筵处,任名流作画,歌客操觚。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