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盫】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盫】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ān

注音:

笔顺读写:撇、捺、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竖、横折、竖、竖、横

部首:
笔画数:18
结构:上下
繁简对应:
五笔:WGKL
部外笔画:13
统一码:76EB
仓颉:ORMWT
郑码:ODFL
四角:80102
五行:
异体字: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解释

古同“盦”。

详细解释

动词

(1) 覆盖

若盫盖平严密,则郁而不散。——王夫之《张子正蒙注》

(2) 又如:盫盖(覆盖)

(3) 遮盖或密封有机物使发酵 。如:盫酒(米饭拌酒母置于容器中以酝酿成酒)

名词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古器之名,则有…壶、盫、瓿。——陶宗仪《辍耕录》

康熙字典

盫【午集中】【皿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說文》同盦。《六書索隱》亦借爲庵舍字。古人印章多用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盦【卷五】【皿部】

覆蓋也。从皿酓聲。烏合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罯,非是。

说文解字注

(盦)覆葢也。此與大部奄音義略同。此謂器之葢也。从皿。酓聲。烏合切。七部合當作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