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厬】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厬】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guǐ

注音:ㄍㄨㄟˇ

笔顺读写:横、撇、竖、横折、横、横、撇、横撇/横钩、捺、竖、点、竖、横折、横

部首:
笔画数:14
结构:左上包围
繁简对应:
五笔:DJTK
部外笔画:12
统一码:53AC
仓颉:MAHR
郑码:GGIJ
四角:71264
异体字: 𣲼𣷾𣽞氿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解释

1.旁出的泉水:“~泉自出,环流镜清。”

2.干涸。

康熙字典

厬【子集下】【厂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𠀤音軌。《爾雅·釋水》水醮曰厬。《註》謂水醮盡。《疏》凡水之盡,皆謂之厬。厬則竭涸之一名也。《韻會》一曰水厓枯土也。《禮·韻舊註》泉側出,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厬【卷九】【厂部】

仄出泉也。从厂晷聲,讀若軌。居洧切

说文解字注

(厬)仄出泉也。小雅。有洌氿泉。釋水曰。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毛傳。側出曰氿泉。按側出泉之字詩爾雅作氿、許作厬。水醮之字今爾雅作厬、許作氿。正互相易。水部氿篆下引爾雅水醮曰氿。則知許所據與今本絕異。水厓枯土爲氿字。側出泉當作厬字矣。从厂。晷聲。讀若軌。居洧切。古音在三部。讀如九。氿亦讀如九。是以二字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