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𢻫】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𢻫】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shī

注音:

部首:
笔画数:7
结构:左右
五笔:BHCY
部外笔画:3
统一码:22EEB
仓颉:PDYE
郑码:YIIX
异体字: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𢻫【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式支切《集韻》商支切,𠀤音弛。《玉篇》亦施字。《說文》𢾭也。《長箋》詩施於中逵之施,當作𢻫。溷用施,其義遠。《集韻》或作𢼉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施【卷七】【㫃部】

旗皃。从㫃也聲。亝欒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式支切

说文解字注

(施)旗旖施也。大人賦說旌旗曰。又旖旎以招搖。施字俗改爲旎。从尼聲。殊失音理。从㫃。也聲。式支切。古音在十七部。按經傳叚此爲𢾭𢻱字。𢻱之形、施之本義俱廢矣。毛傳曰。施、移也。此謂施卽延之叚借。大雅。施于條枚。吕氏春秋、韓詩外傳、新序皆引作延。上林賦。貤丘陵。下平原。司馬彪曰。貤、延也。按貤丘陵與詩施中谷、施條枚同。貤亦延之叚借。𠫼欒施字子旗。見左氏傳。孔子弟子巫馬施亦字子旗。知施者旗也。自叚施爲𢻱。而施从㫃之意隱矣。故明之。○此二篆各本轉寫譌舛。據全書連綿字通例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