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饐】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饐】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注音:ㄧˋ

笔顺读写: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横、竖、横、点、横撇/横钩、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部首:
笔画数:20
结构: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WYVU
部外笔画:12
统一码:9950
仓颉:OIGBT
郑码:OXJU
四角:84718
电码:7435
英语翻译:spoiled, rotten, sour
异体字: 𦠉𩚂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方言集汇

基本解释

(食物)腐败发臭:“食~而餲。”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食,壹声。本义:食物经久发臭) 同本义 。如:饐饐(食物腐烂变质);饐热(食物发热变质)

康熙字典

饐【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䬥《廣韻》《集韻》《韻會》𠀤乙冀切,音懿。《玉篇》饐餲,臭味變。《說文》飯傷濕也。《爾雅·釋器》食饐謂之餲。《集韻》或作𩚂饖。

《集韻》於例切,音餲。義同。

《集韻》一結切,音噎。《說文》飯窒也。《集韻》或作䭇噎。

《集韻》益悉切,音壹。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饐【卷五】【食部】

飯傷溼也。从食壹聲。乙冀切〖注〗䬥,古文饐。

说文解字注

(饐)飯傷溼也。魚部曰。鮑、饐魚也。是引伸之凡淹漬皆曰饐也。字林云。饐、飯傷熱溼也。混饐於饖。葛洪云。饐、飯餿臭也。本論語孔注。而非許說。从𠊊。壹聲。乙冀切。古音在十二部。

方言集汇

◎ 粤语:j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t7 [梅县腔] j5 [客英字典] ji5 [台湾四县腔] jit7
◎ 潮州话:i3

饐字成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