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椹】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zhēnshèn

注音:ㄓㄣ,ㄕㄣˋ

笔顺读写:横、竖、撇、点、横、竖、竖、横、横、横、撇、点、竖折/竖弯

椹的笔顺

部首:
笔画数:13
结构: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SADN
部外笔画:9
统一码:6939
仓颉:DTMV
郑码:FEZ
四角:44918
五行:
吉凶:
电码:2795
区位:7309
笔顺编号:1234122111345
英语翻译:a chopping board
异体字: 𢾤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方言集汇

基本解释
zhēn

1. 〔椹质〕a.古代斩人时垫在下面的木板;b.射箭用的靶子

2. 捶砸或切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物:椹板。

shèn

1. 同“葚”,桑树的果实。

2. 断倒的树干上长出的菌。

详细解释
zhēn

名词

(1) 同“葚”

葚,《说文》:“桑实也。”或从木。——《集韵》

(2) 木上生的菌

湿杨生细椹,烂草变初萤。——庾信《对雨诗》

(3) 另见zhēn

shèn

名词

(1) 斫木砧。也泛指捶或砸东西时用的垫板

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要(腰)不足以待斧钺。——《战国策·秦策》

(2) 又如:椹板(切菜用的木板);椹斧(砧和斧);椹质(砧)

(3) 另见shen

康熙字典

椹【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知林切《正韻》諸深切,𠀤音砧。《玉篇》鐵椹,斫木櫍也。或作枮。亦作㪛。《周禮·夏官·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質者。《註》樹椹以爲射正,試弓習武也。

戮人用椹質。《戰國策》范雎曰:臣之胷不足以當椹質。

《集韻》食荏切,音葚。《說文》作葚。《毛詩》作黮。通作椹。桑實也。《爾雅·釋木》桑㸤有葚、梔。《註》桑子曰葚,半有葚半無葚爲梔。《魏略》楊沛爲新鄭長,積乾椹以禦饑。

《張華·博物志》江南諸山大樹斷倒者,經春夏生菌,謂之椹。

《本草》戴椹,黃蓍別名。《文字指歸》俗用爲桑椹字。《同文備考》此當爲桑椹字,椹質借用。二說未知孰是。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枮【卷六】【木部】

木也。从木占聲。息廉切

说文解字注

(枮)枮木也。未詳。從木。占聲。息廉切。七部。

方言集汇

◎ 粤语:sam6 zam1
◎ 客家话:[宝安腔] zem1 | sim3 [客英字典] zhim1 [台湾四县腔] tsiim1 siim3 [梅县腔] zhim1 [海陆丰腔] zhim1 shim3 [客语拼音字汇] sem4 sim4

椹字组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