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鮺】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鮺】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zhǎ

注音:ㄓㄚˇ

笔顺读写:点、撇、横、横、横、撇、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

部首:
笔画数:17
结构:上下
繁简对应:
五笔:UDQO
部外笔画:6
统一码:9BBA
仓颉:TQNWF
郑码:UCR
四角:80336
异体字: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解释

1.古同“鮓”。

2.金鱼藻一类的水草,鱼喜欢在上产卵。

康熙字典

鮺【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𠀤側下切,音鮓。《說文》本作𩻢,藏魚也。南方謂之䰼,北方謂之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鮺【卷十一】【魚部】

藏魚也。南方謂之䰼,北方謂之鮺。从魚,差省聲。側下切

说文解字注

(鮺)臧魚也。釋名曰。鮓、菹也。以鹽米釀魚爲菹。孰而食之也。按古作鮺之法。令魚不㱙壞。故陶士行遠遺其母。卽內則之魚膾、聶而切之者也。南方謂之䰼。北方謂之鮺。此一說也。周禮注曰。荆州之鮺魚。然則南方亦言鮺。一曰大魚爲鮺。小魚爲䰼。此又一說也。此十字舊在下篆鮺也之下。今依廣韵移倂。从魚。𢀩省聲。側下切。十七部。俗作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