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孴】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孴】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注音:ㄋㄧˇ

笔顺读写:横撇/横钩、竖钩、横、横撇/横钩、竖钩、提、横撇/横钩、竖钩、横、竖、横折、横、横

部首:
笔画数:13
结构:上下
繁简对应:
五笔:BBBJ
部外笔画:10
统一码:5B74
仓颉:NDNDA
郑码:YAYK
四角:17604
叠字:三叠字
异体字: 𡥦𡥨𡦏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解释

1.繁盛的样子。

2.〔戢~〕众多的样子,如“芝栭欑罗以戢~。”

3.聚集:“如或有遗漏,则为编~未周。”

康熙字典

孴【寅集上】【子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玉篇》牛起切《集韻》偶起切《類篇》魚紀切,𠀤音擬。《說文》盛貌。《玉篇》又衆多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芝栭攢羅以戢孴。《杜甫·朝享大淸宮賦》羅詭異以戢孴。

入聲。《韻會》弋入切,音翊。義同。《集韻》籀作𡥨,或作𡥦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孴【卷十四】【孨部】

盛皃。从孨从曰。讀若薿薿。一曰若存。𡥨,籒文孴从二子。一曰𡥨即奇字㬜。魚紀切〖注〗《集韻》或作孨。文三重一

说文解字注

(孴)盛皃。文𨕖靈光殿賦曰。芝、栭欑羅以戢孴。李注。戢孴、衆皃。从孨。从日。讀若薿薿。一曰若存。今魚紀切。李善乃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