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燺】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燺】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注音:ㄏㄜˋ

笔顺读写:点、撇、撇、点、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横折、横、横、竖、撇、捺

部首:
笔画数:18
结构: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OYMS
部外笔画:14
统一码:71FA
仓颉:FYRD
郑码:UOLF
四角:90894
英语翻译:the dry at the fire to roast
异体字: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方言集汇

基本解释

古同“熇”,燥。

康熙字典

燺【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集韻》𠀤苦浩切,音考。《玉篇》燥也。《廣韻》火乾。《集韻》或省作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熇【卷十】【火部】

火熱也。从火高聲。《詩》曰:“多將熇熇。”火屋切〖注〗臣鉉等曰:高非聲,當从嗃省。

说文解字注

(熇)火𤍽也。大雅板傳曰。熇熇然熾盛也。易。家人嗃嗃。鄭云。苦𤍽之意。是嗃卽熇字也。釋文曰。劉作熇熇。从火。高聲。火屋切。古音在二部。詩曰。多將熇熇。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au3 [台湾四县腔] kau3 [海陆丰腔] kau3
◎ 潮州话:ka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