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朿】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朿】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注音:ㄘˋ

笔顺读写:横、竖、横折钩、竖、撇、捺

朿的笔顺
部首:
笔画数:6
结构:单体
繁简对应:
五笔:GMII
部外笔画:2
统一码:673F
仓颉:DB
郑码:FLD
四角:50902
电码:2642
英语翻译:stab
异体字: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方言集汇

基本解释

古同“刺”。

康熙字典

朿【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七賜切,音刺。《說文》木芒也。徐鍇曰:草木之朿。茦、莿二文,音義𠀤同。○按《說文》朿自爲部,棗、棘字从之,今誤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朿【卷七】【朿部】

木芒也。象形。凡朿之屬皆从朿。讀若刺。七賜切

说文解字注

(朿)木芒也。芒者、艸耑也。引伸爲凡鑯銳之偁。今俗用鋒鋩字古衹作芒。朿今字作刺。刺行而朿廢矣。方言曰。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鲜之閒謂之茦。或謂之壯。自關而東或謂之梗。或謂之劌。自關而西謂之刺。江湘之閒謂之棘。象形。不言从木者。朿附於木。故但言象形也。凡朿之屬皆从朿。讀若刺。七賜切。十六部。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h5 [台湾四县腔] cih5 [梅县腔] ze5 [海陆丰腔] cih5
◎ 潮州话:c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