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櫍】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櫍】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zhì

注音:ㄓˋ

笔顺读写:横、竖、撇、点、撇、撇、横、竖、撇、撇、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部首:
笔画数:19
结构: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SRRM
部外笔画:15
统一码:6ACD
仓颉:DHLC
郑码:FPPL
四角:42986
异体字: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解释

1.钟鼓架子的足;亦泛指器物的足。

2.砍或剁时垫的木垫子。

康熙字典

櫍【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之日切《韻會》《正韻》職日切,𠀤音質。《說文》櫍,柎也,柎闌足也。

《唐韻》椹也,行𠛬用斧櫍。本作鑕,亦借用質。

《類篇》丁結切,音蛭。斫木具。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櫍【卷六】【木部】

柎也。从木質聲。之日切

说文解字注

(質)㠯物相贅。質贅雙聲。以物相贅、如春秋交質子是也。引伸其義爲樸也、地也。如有質有文是。小雅毛傳云旳質也、周禮射則充椹質、左傳策名委質、皆是。又緜詩、抑詩傳曰。質、成也。禮謂平明爲質明。从貝。从斦。闕。闕者、闕從斦之說也。䪨會從斦作斦聲。無闕字。之日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