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拯】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zhěng

注音:ㄓㄥˇ

笔顺读写:横、竖钩、提、横撇/横钩、竖钩、横撇/横钩、撇、捺、横

拯的笔顺
部首:
笔画数:9
结构: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RBIG
部外笔画:6
统一码:62EF
仓颉:QNEM
郑码:DXKA
四角:57019
五行:
电码:2163
区位:5392
笔顺编号:121525341
姓名学:常用字
英语翻译:help, save, aid; lift, raise
异体字: 𢫒𢮋𢫑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方言集汇

基本解释

(动)援救:~救。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丞(chéng)声。本义:向上举)

(2) 同本义

艮期腓,不拯其随。——《易·艮》。王弼注:“随,谓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也。” 孔颖达疏:“拯,举也。”

(3) 救济;援救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起而拯之。

(4) 又如:拯弊(匡救衰病);拯世(救世);拯物(济世);拯恤(援助;救济);拯抚(救济安抚);拯济(救助;救济)

康熙字典

拯【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𠀤蒸上聲。《韻會》《正韻》𠀤之庱切,讀與整同。救也,助也。《增韻》援也。《左傳·宣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舉也。《易·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註》隨謂趾也。《集韻》本作抍。或作承。

作氶。《韻會》或作𢮋。詳抍字註。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n3 [东莞腔] zin2 [客英字典] zhin3 [海陆丰腔] zhin3 [梅县腔]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3 [宝安腔] zin3

拯字组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