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歧】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注音:ㄑㄧˊ

笔顺读写:竖、横、竖、提、横、竖、横撇/横钩、捺

歧的笔顺
部首:
笔画数:8
结构: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HFCY
部外笔画:4
统一码:6B67
仓颉:YMJE
郑码:IIEX
四角:24147
五行:
吉凶:
电码:2978
区位:3871
笔顺编号:21211254
姓名学:姓,多用男性
英语翻译:fork of road; branching off
异体字: 𣥖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方言集汇

基本解释

(1)(名)岔道;大路分出的(路):~路|~途。

(2)(副)不相同;不一致:~义|~视|~出。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2) 同本义

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集韵》

歧趾而胪情。——张衡《思玄赋》

(3) 叉开,事物错出

物两为歧。——《尔雅·释名》

歧舌国。——《山海经·海外南经》

光歧俨其偕列。——潘岳《笙赋》

无为在歧途。——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多歧路。——唐· 李白《行路难》

(4) 又如:歧歧(禽鸟举翅飞行的样子);歧旨(歧义);歧言(指离别之言);歧意(二心)

(5) 不同,不一致,有差别 。如:歧杂(错杂;纷乱);歧趋(不同的趋向)

(6) 聪颖 。如:歧嶷(谓幼年聪慧);歧秀(聪慧出众)

名词

(1) 岔路

路旁一歧东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亦指走入歧路

大道以多歧亡羊。——《列子·说符》

(3) 又如:歧旁(旁出的岔路);歧道(歧路,岔路);歧阻(道路阻塞)

(4) 指正式或正当途径以外的其他途径 。如:歧差(差误);歧误(差错,错误)

康熙字典

歧【辰集下】【止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𠀤音祁。《集韻》同跂。足多指也。或作枝。

歧路也。《顏延之·赭白馬賦》臨歧矩步。《註》歧,歧路也。《爾雅》曰:二達謂之歧。《後漢·張堪傳》麥穗兩歧。《註》一莖兩穂,如歧路之二達。

歧歧,飛行貌。《潘岳·笙賦》翾翾歧歧。通作岐。

《玉篇》古文𨙸字。註詳邑部四畫。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2 [海陆丰腔] ki1 kia5 [客英字典] ki1 [陆丰腔] ki3 [台湾四县腔] ki1 kia5 [宝安腔] ki1 ki2
◎ 潮州话:之丸1 哥衣1 , zin1 gi1(chiⁿ 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