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狐的词语

  • 126、狐梁: 古善歌者。
  • 127、狐虎之威: 比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
  • 128、狐黎: 亦作“狐黎”。 《尔雅•释虫》“虰蛵负劳”晋·郭璞注:“或曰即蜻蛉也,江东呼为狐梨。所未闻。” 虫名。即蜻蜒。
  • 129、狐鼠之徒:比喻为非作歹的小人。
  • 130、狐神: 犹狐仙。
  • 131、狐迷: 被狐妖所蛊惑。喻人被邪恶所迷。
  • 132、狐掖: 见“狐腋 ”。
  • 133、狐听之声: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
  • 134、狐突: 人名。 糊涂。
  • 135、狐塞: 飞狐塞的省称。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
  • 136、狐鸣枭噪: 喻小人嚣张。
  • 137、狐埋狐扬: 《国语•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亦作:狐埋狐扬
  • 138、狐襟貉袖:泛指毛皮制成的衣服。
  • 139、狐藉虎威: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 140、狐火: 见“狐鸣鱼书 ”。
  • 141、狐穴:后因以“狐穴”喻僻典。
  • 142、狐腿儿:称狐狸腿部的毛皮。可制裘,价颇昂。
  • 143、狐岐:山名。
  • 144、狐白: 狐狸腋下的白毛皮。 见“狐白裘 ”。
  • 145、狐不二雄: 喻两雄不可并存。
  • 146、狐枕丘:犹狐死首丘。
  • 147、狐尾单衣: 古代一种后裾曳地的衣服。
  • 148、狐死兔泣: 喻物伤其类。
  • 149、狐精: 犹狐妖,狐仙。
  • 150、狐媚猿攀:如狐般善于谄媚,如猿般善于攀爬。比喻不择手段的追逐名利。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TR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2) 同本义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小狐汔济。——《易·未济》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4) 喻坏人,小人 。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