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莩的词语

  • 1、流莩: 流浪而饿死的人。 流浪而饿死。
  • 2、暇莩:用苇子膜烧成的灰。
  • 3、柔莩: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莩,种子皮壳内的膜,萌生后蒙在芽上。
  • 4、莩末: 1.谦词。言居于亲戚之末。
  • 5、芦莩:芦苇内壁的薄膜。
  • 6、莩甲:犹萌芽。
  • 7、葭莩之情: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 8、葭莩之亲:葭莩:芦苇茎中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 9、葭莩: 芦苇里的薄膜。比喻亲戚关系疏远淡薄。 用作新戚的代称。 比喻瘠薄;简薄。
  • 10、饥莩: 见“饥殍 ”。
  • 11、野有饿莩:在野外有饿死的人。
  • 12、饿莩载道: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作“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 13、饿莩:也作“饿殍”。饿死的人。
  • 14、饿莩遍野:  见“饿殍遍野 ”。
  • 拼音fú,piǎo
  • 注音ㄈㄨˊ,ㄆㄧㄠ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EBF
  • 五行

基本释义

fú名词(1) 莩草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高一米许。叶片扁平,条状披针形莩,莩草也。——《说文》张舜徽注:“莩此草生湖地,色淡白,可以盖屋,湖、 湘间平野亦多有之。”(2) 植物茎杆里的白膜或种子的外皮朱实虽先熟,琼莩纵早开,流莺故犹在,争得讳含来。——唐· 李商隐《百果嘲樱桃》(3) 又如:莩甲(种子脱去皮壳而萌发)(4) 另见piǎopiǎo(1) 同“殍”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2) 又如:饿莩(饿死的人)(3) 另见fú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