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贬的词语

  • 101、贬值: 贬值biǎnzhí (1) 降低本国单位货币的含金量或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比价 例 美元按外币计算贬值了 英 devaluation;depreciation (2) 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现也泛指事物的价值降低,与“升值”相对 英 devaluate;depreciate
  • 102、贬黜: 贬黜biǎnchù (1) 降低或罢免官职 英 dismiss from office;oust
  • 103、贬低: 贬低biǎndī (1) 故意降低应有的评价 例 贬低同时代的人 英 detract;belittle;abase;reduce
  • 104、贬义词: 贬义词biǎnyìcí (1) 见“贬词” 英 derogratory term
  • 105、贬谪: 贬谪biǎnzhé (1) 官吏降职并调往远方就任 英 relegation
  • 106、贬笔: 1.指曲折而意含贬抑的文字。
  • 107、货币贬值:单位货币价格下降。
  • 108、襃贬: 1.亦作"褒贬"。 2.赞扬或贬低。 3.批评;指责。
  • 109、寓贬于褒: 寓:寄托。指在表面褒颂的词句下寓含讥讽。
  • 110、示贬于褒: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 111、变褒为贬:把褒义词用出贬义来,也有反讽的意思。
  • 112、明褒暗贬:说的话表面上听事在夸奖你,但往深层次的想,实际上是在挖苦你,贬你。
  • 113、只词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114、一字褒贬: 原谓《春秋》笔法严谨,一字即寓褒贬之意。
  • 115、不置褒贬: 不说好或坏。
  • 116、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 117、褒贬不一:意思是指不能确定是否为褒义或贬义。
  • 118、褒贬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 119、褒贬与夺: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 120、褒善贬恶:褒:赞扬。贬:贬斥。赞扬好的方面,贬斥坏的方面。
  • 121、褒贬: 褒贬bāobiǎn (1) 赞扬和指责,借指评论好坏 例 褒贬是非 英 praise and disparage (2) 说…的坏话,恶意批评(偏义复词) 例 别在背地里褒贬人 英 speak ill of
  • 122、贬谤: 1.贬低,毁谤。
  • 拼音biǎn
  • 注音ㄅㄧ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TP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贝,乏声。本义:减少;减损)(2) 同本义贬,损也。——《说文》贬,减也。——《广雅》何以不氏,贬。——《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损也。”贬食省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3) 又如:贬颜(容颜瘦损);贬乐(减少声色之娱);贬价(降低价格);贬悴(瘦损憔悴)(4) 降级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三国志·诸葛亮传》(5) 特指降职并外放;贬谪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后修贬 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欧阳修《泷冈阡表》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6) 又如:贬斥(官吏被贬黜);贬书(黜退的文书);贬谪(把有过错的官员降职并派往远离京城的地方)(7)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杜预《春秋左氏传序》(8) 又如:褒贬(评论好坏);贬身(谦冲有抑,不与人争名利);贬谤(贬低,毁谤);贬弹(贬低和指斥)(9) 抑退;谦退 。如:贬晦(谦退,韬晦);贬匿(谦退,韬晦)(10) 掖;塞进 。如:把钱贬在腰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