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不一
拼音:bāo biǎn bù yī

褒贬不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意思是指不能确定是否为褒义或贬义。
  • 1、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 2、古往今来,人们对小草的评价一直是褒贬不一,笔者属褒奖派,偏爱小草,故颂之。
  • 3、作为小说家,德莱塞的地位向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 4、朝气蓬勃的你史无前例的把一些褒贬不一的词组成井然有序的一句话,虽然有人不以为然然后你却倍儿欣慰。
  • 5、天王出击总是褒贬不一的,众口难调的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
  • 6、这一新剧得到的评价是褒贬不。

字义分解

  • 拼音bāo
  • 注音ㄅㄠ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YWKE
  • 五行

(形)赞扬;跟“贬”相对:~扬|~奖|~贬|~义词。

  • 拼音biǎn
  • 注音ㄅㄧ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TPY
  • 五行

(1)(动)降低(封建时代多指官职;现代多指价值):~黜|~价。

(2)(动)指出缺点;给予不好的评价(跟‘褒’相对)。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