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赋的词语
- 1、班固《两都赋》: 《两都赋》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
- 2、恨赋: 词语解释⒈ 赋篇名。南朝梁江淹作。描写古人因恨致死的种种情态,表达了人生艰难的主题。文字清新秀丽,带有感伤情调,是南朝抒情小赋中的名作。
- 3、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歌曲由北京利见达人文化有限公司出品,唐▪白居易填词,田鹏谱曲,皇家唱诗明星教师刘月明演唱。
- 4、刺世疾邪赋: 词语解释⒈ 赋篇名。东汉赵壹作。赋中强烈抨击了东汉后期社会政治黑暗腐朽的种种情态,语言锐利,感情激愤。赋后有五言诗二首,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绝望之情。
- 5、徵赋:征收。《韩非子·显学》:“徵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饉备军旅也,而以上为贪。”
- 6、茶赋:茶赋,即关于茶的经典的辞赋作品。
- 7、律赋: 指有一定格律的赋体。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为唐·宋以来科举考试所采用。
- 8、汉赋: ◎汉赋hànfù
- 9、哀江南赋:《哀江南赋》是中国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篇赋。
- 10、长门买赋:陈皇后以百金力请司马相如作赋,感动了汉武帝,重又得到亲幸。
- 11、中华辞赋:也称“中华词赋”,是当代辞赋汉学的理论称谓,因汉学概念属于世界范围内,因存在中国以外的辞赋学者,故对中国本土辞赋谓之以“中华辞赋”。
- 12、横徵暴赋:(横今读héng)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 13、能诗会赋:犹诗社。
- 14、芜城赋:《芜城赋》是南朝文学家鲍照的赋作,为南朝抒情小赋中的名篇。
- 15、子虚赋:《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
- 16、归田赋:《归田赋》是汉代辞赋家张衡创作的一篇抒情小赋。
- 17、秋色赋:《秋色赋》是唐代黄滔创作的一篇散文。
- 18、赤壁赋: 赋篇名。北宋苏轼作。有前后两篇。写于作者两度游览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时。《前赤壁赋》较有名。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
- 19、协和婚赋:犹和亲。
- 20、词赋: 词赋cífù (1) 词和赋的合称 英 a type of classical Chinese writing
- 21、伤春赋: 伤春赋(以“莺花易老,落英愁媒”为韵)是一篇律赋作品,是当代诗人、辞赋家杨威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 22、秋声赋:赋篇名。 北宋欧阳修作。文中以各种比喻描摹秋声,将无形的秋声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最后引发出对人生、自然的深沉感慨。语言夸张,声势宏大,音节优美,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 23、大乘赋: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
- 24、孔雀赋: 是三国时期曹魏文人杨修所作的赋。
- 25、诗词歌赋: 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笔划12
- 繁体賦
- 五笔MGA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贝,武声。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本义:征收)(2) 同本义赋,敛也。——《说文》赋,税也。——《广雅》厥赋惟上上错。——《书·禹贡》。传:“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七赋之所养。——《法言·问道》而令贡赋。——《小司徒》。注:“谓出车徒给徭役也。”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3) 又如:赋银(征收税银);赋粟(征收田赋);赋里(征收商业税);赋币(征收财物)(4) 缴纳赋税讼者平,赋者均。——唐·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5) 又如:赋金(交纳税款)(6) 给予;授予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吕氏春秋》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汉书·平帝纪》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国语·晋语》(7) 又如:赋命(天所授予的命运;给予生命);赋给(分配发给);赋食(布散饮食);赋政(颁布政令);赋质(上天赋予的资质);赋灵(天赋的灵性,生性);赋就(天生的);赋禀(天生具有的智能、性情);赋职(授与职事)(8) 做诗一言均赋,四韵俱成。——唐· 王勃《滕王阁序》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9) 诵读;吟咏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公入而赋。——《左传·隐公元年》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0) 又如:赋诗(吟诗;写诗);赋笔(写诗用的笔);赋声(善于辞赋的名声);赋咏(创作和吟诵诗文)(11) 陈述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12) 通“敷”。颁布明命使赋。——《诗·大雅·丞民》(13) 又赋政于外。名词(1) 田赋;赋税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太宰》薄赋敛,广畜积。——汉· 晁错《论贵粟疏》(2) 又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3) 又如:赋算(赋税);赋徭(赋税与徭役);赋钱(税钱);赋禄(赋税与禄赏);赋租(赋税,租税)(4) 特指民赋,即征收的兵车、武器、衣甲或银钱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汉书·刑法志》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治长》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不腆敝赋。——《左传·成公二年》(5) 徭役;兵役敞邑以赋。——《左传·隐公四年》。注:“兵也。以田赋出兵,故谓之赋。”(6) 又如:贡赋(贡品和徭役)(7) 生成的资质 。如:赋分(天赋;资质);赋质(天赋资质);禀赋(自然具有的资质);赋情(天性);赋才(天赋,才能)(8) 兵,军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9) 又如:赋舆(指兵车;泛指军事);王赋(王军)(10) 中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 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乃作《怀沙》之赋。——汉·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11) 又如:赋客(善于作辞赋的人);赋韵(指分韵作诗);赋论(辞赋和议论文);赋铭(辞赋和铭文);赋歌(辞赋和歌曲);赋颂(赋和颂。两种文体)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