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保的词语

  • 26、承保人: 保险人。
  • 27、保理业务:业务 yèwù 个人或某个机构的本行业本职工作
  • 28、主保圣人: 守护圣人。
  • 29、保修期: 指厂商向消费者卖出商品时承诺的对该商品因质量问题而出现的故障时提供免费维修及保养的时间段。
  • 30、自保:人身将要受到外来伤害的时候,在不能够取得其他人的帮助下,而果断采取的自身防卫功能。
  • 31、地方保护主义: 只强调保护局部或本地区利益,不顾全局或国家利益的错误思想和作风。
  • 32、事不保密: 对人坦白,坦诚相待。
  • 33、承保能力: 指保险人能够承保业务的总量。
  • 34、保护价: 国家为保护生产和保障人民生活,对某些产品实行的限制价格,如工业品销售最高限价和农副产品收购最低限价等。
  • 35、保护地: 世界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地定义为: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在我国,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天然林部分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
  • 36、无保底: 消费就是没有设置最低消费的。
  • 37、保有量: 保有量指某地某个时间点上已登记在册的或处于在用状态的某种物品的数量。
  • 38、保存实力:指在某方面做事不显示全部能力,有所保留。
  • 39、安全保密:因安全原因需要保密的事情
  • 40、行为保全:行为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的概念中,为避免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进一步的损害,法院得依他们的申请对相关当事人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对行为保全的裁定,不可以上诉,但可以申请复议。
  • 41、有所保留: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 42、作保见: 担保,作见证。
  • 43、王保国: 山西省档案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 44、保守性: 指积久成习的行为方式或风俗等行为。
  • 45、无保留: 无保留wúbǎoliú (1) 没有保留 英 unreserve;without reservation;unconditional
  • 46、拉保保: 四川地区古往有之的传统民俗文化。拉保保即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
  • 47、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48、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49、王太保家法:南朝宋王弘,官至太保,其行止皆有法度,时称"王太保家法"。
  • 50、五保户: 享受“五保”待遇的农户。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KS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2) 同本义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唐兰《殷墟文字记》(3) 护养;育保,养也。——《说文》若保赤子。——《书·康诰》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长之养之,如保赤子。——《荀子·议兵》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孟子·藤文公上》(4) 又如:保艾(安养;养育);保赤(抚育幼孩)(5) 保佑天地格保。——《书·召诰》(6) 又如: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祷消除灾祸)(7) 保护;保全;守住父子相保全。——《淮南子·人间训》少有强者不可保。——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有朕位几不保。——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8) 又如:保銮(保护天子的亲近卫士);保固(保卫固守);保身(保全身体)(9) 保持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10) 又如:保值(保持价值);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11) 保证;担保保为将军破之。——《资治通鉴》(12) 又如:保修(保养修理);旱涝保收;保官(担任保护职能的官员)(13) 占有;拥有虽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错《论贵粟疏》(14) 又如:保据(占据);保宁(保有并使之安宁)(15) 保举;保荐都保你二位做大官。——《水浒传》(16) 又如:保题议叙(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保题(向上推荐);保案(保举下属的文件)(17) 依靠;仗持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左传·僖公二十年》(18) 又如:保山(依山固守);保栖(据山以守)名词(1) 保育幼儿的妇女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礼记·内则》(2) 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汉书·桓郁传》(3) 作保证的人然后导以取保。——清· 方苞《狱中杂记》(4) 又如: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5) 服务人员 。如:酒保(6) 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如: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7) 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南山是保。——《诗·大雅·崧高》焚我郊保。——《左传·襄公八年》战于郎。 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礼记·檀弓下》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8) 通“宝”。珍贵之物展九鼎保玉。——《史记·周本纪》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9)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