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价
拼音: | bǎo hù jià |
保护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家为保护生产和保障人民生活,对某些产品实行的限制价格,如工业品销售最高限价和农副产品收购最低限价等。
- 1、最低保护价对稳定市场价格有一定作用,但目前这一价格还不能充分调动棉农种棉的积极性。
- 2、业界也一直在呼吁政府出台最低保护价措施为棉农托底,保护农民的种棉积极性。
- 3、其在如何运用西方的建筑形式,加上中国传统的文化内容上作了探讨,对今日的建筑创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 4、虽然一些养殖户会因此而亏损,但如果就因此提出建立“生猪价格最低保护价制度”,理由显然不够充分。
- 5、依靠农村经纪人、相关协会组织、合作社,签订产销合同,制定一个保护价格,不失为一个保证当下的利益不受侵害、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危机软着陆的办法。
- 6、专家称,篦子三尖杉是一种有多方面保护价值的重要野生经济植物,从中提取的植物碱对癌症治疗有一定疗效。
字义分解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9
- 繁体保
- 五笔WKSY
- 五行水
(1)(动)保护;保卫:~家卫国。
(2)(动)保持:~温。
(3)(动)保证;担保做到:~质~量。
(4)(动)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释。
(5)(名)保人;保证人:作~|押~。
(6)(名)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
(7)姓。
- 拼音hù
- 注音ㄏㄨˋ
- 笔划7
- 繁体護
- 五笔RYNT
- 五行水
(1)(动)保护;保卫:爱~|掩~|救~|~理。
(2)(动)袒护;包庇:~短|庇~|官官相~。
与保护价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