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农的词语
- 1、农学院: 暂无解释。
- 2、石农:以捡石挖玉作为经济来源行为的劳动者。
- 3、神农茶: 一种药茶的品牌名。
- 4、农历三月: 一年中的第三个月份。
- 5、珠江农场: 广州珠江农场是广州市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一家兼具行政管理职能的全民所有制农工商复合型经济实体。
- 6、标记农药: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的药剂
- 7、老菜农: 【名称】:老菜农【拼音】:laocainong【英文】:The old gardener【释义】:狭义上,以土地为生,在土地上种植蔬菜的农民,专业化相对较高。广义上的菜农,指从事蔬菜种植、包装、收购、销售及相关工作的人员。
- 8、农业布局:种类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
- 9、神农大丰: 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杂交水稻制种专家黄培劲先生于2000年12月29日发起设立的大型股份制种子企业,注册资本12000万元,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种业50强、全国扶贫龙头企业;公司于2005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大型种子企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项目承担单位。
- 10、三无农民: 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的农民,这些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土地被工业开发区或被城市建房所征用,已变成没有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便没有了工作,没有工作,还没有社会保障,这就成了一种既无土地、又无工作、还无社会保障的社会人口。
- 11、工农:工农兵学员 gōng-nóng-bīng xuéyuán[worker-peasant-soldier students]指“文革”中经推荐而进入大学、中专学习的学生,因来自于工人、农民、战士,故称
- 12、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70年代法国古典经济学派。
- 13、务农息民:努力发展家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
- 14、农气:是形容一些人或事物带着农民的气质,尤指杭州的建筑物。
- 15、农业局: 农业局是我国地级市、县级市、县一级分管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政府行政机构。
- 16、农二:指农民阶级。
- 17、农气:是形容一些人或事物带着农民的气质,尤指杭州的建筑物。
- 18、农民日报:《农民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农民日报是一份中央级、综合性大报。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名。30多年来,《农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始终如一地发挥政治优势,坚持党性原则,把政策宣传作为报纸的灵魂,在农村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有力的政策指导作用。 20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地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县乡领导及农民群众中享有盛名。农民日报社是农业部直属司局级事业单位,是中央级综合性媒体机构。
- 19、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
- 20、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仅红军时期歼敌88万,为第一,共计走出700多位开国将领。
- 2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First Front Army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简称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
- 22、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革命政府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1927年3月创办于武昌黉巷(今红巷)13号。邓演达、毛泽东等任农讲所常务委员。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共八百余人。学习内容有农民问题、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社会进化史、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军事等。曾组织学员参加平定夏斗寅叛变。不少学员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 23、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 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年改名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年改现名。主要由医药卫生界和文教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 24、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OPS)是我国使用广泛、用量最大的杀虫剂。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指有机磷农药短时大量进入人体后造成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一系列伤害,临床上主要包括急性中毒患者表现的胆碱能兴奋或危象,其后的中间综合征(IMS)以及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PN)。每年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发生AOPP,其中约有30万人口死亡,且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 25、支农: 支农zhīnóng (1) 城市支援农村,支援农业 英 serve the needs of agriculture (2) 特指“文革”中军队支援农业 英 support agriculture
- 拼音nóng
- 注音ㄋ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農
- 五笔PEI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农,耕也。——《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辟土植谷曰农。——《汉书·食货志》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文帝纪》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殴民而归之农。——汉· 贾谊《论积贮疏》(2) 又如:农家子(村野耕作之人);农舆(耕作用的车);农战(从事农耕,以为攻战之本);农月(立夏以后农事的忙月)(3) 通“努”。努力,勉力小人农力以事其尚。——《左传·襄公十三年》名词(1) 农业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晁错《论贵粟疏》(2) 又如:务农(从事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林牧;农末(农业和商业);农政(有关农业的政令、制度);农书(有关农业的书)(3) 农民士农工商,四民有业。——《汉书·食货志上》待农而食。——《史记·货殖列传》(4) 又农不出则乏。(5) 又如:自耕农;小农(个体农民);老农;花农;菜农;果农;奶农(6) 古代的田官飨农。——《礼记·郊特牲》(7) 又如:农正(古官名。掌农事及农祈);农父(古官名。司徒的尊称);农师(古官名。掌农事)(8) 先秦学术思想流派之一,九流中“农家”的简称(9) 姓形容词(1) 勤勉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管子·大匡》(2) 通“醲”。浓厚农用八政。——《书·洪范》。郑玄:“农读为醲”。 [查看更多]
N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