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
拼音: | gōng nóng |
工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工农兵学员 gōng-nóng-bīng xuéyuán[worker-peasant-soldier students]指“文革”中经推荐而进入大学、中专学习的学生,因来自于工人、农民、战士,故称
- 1、随着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别与农差别不断缩小,城乡一体化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 2、《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五四运动五十年》,把“逐步同农革命相结合”。
- 3、新经济时代,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继城乡差别、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中国社会的第四大差别。
- 4、围绕打造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快构建产加销、贸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5、然而,在当时铜墙铁壁的军民联防之下,窦祥松刚住进郝家庙的农兵旅社就被民兵逮捕,在他的背包里搜出了几枚苏制的燃烧弹和高爆炸药。
- 6、叶兴庆强调,目前提倡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与之前的农业产业化、贸农一体化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强调让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增值带来的收益。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3
- 繁体工
- 五笔AAAA
- 五行木
(1)(名)工人和工人阶级:矿~|钳~|瓦~|技~|女~|~农联盟。
(2)(名)工作;生产劳动:做~|上~|加~|勤~俭学|省料又省~。
(3)(名)工程:动~|竣~。
(4)(名)工业:化~(化学工业)|~交系统(工业交通系统)。
(5)(名)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
(6)(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做~。
(7)(名)长于;善于:~诗善画。
(8)(名)精巧;精致:~巧|~稳。
(9)(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