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农的词语

  • 126、重农轻商: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也做犹重本抑末。
  • 127、不违农时: 不误耕作季节。
  • 128、农业区: 农业区(agricultural region)是农业生产上具有类似的条件、特征和发展方向的一定区域。是农业生产地域差异和地域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区际差异性和区内共同性的特点。属经济区的类型之一。
  • 129、农工商: 农工商:1994年成立上海市农工商超市总公司,2000年5月改制为“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2004年5月更名为“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以该企业为核心组建的企业集团名称为“农工商超市集团”。
  • 130、农艺师: 农艺师是农业系统职称的一个级别,是指在农业方面的技术掌握者,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
  • 131、农历三月三:农历的三月三日,在这一天,许许多多的靓男少女成群结队对歌定情,互赠信物,幽会密林深处,这场面和欧美国家的情人节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 132、农业国:指工业不发达﹑国民经济收入中以农业收入为主要部分的国家。
  • 133、农场: 农场nóngchǎng (1) 用机械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企业单位 例 国营农场 英 farm
  • 134、农家: 农家nóngjiā (1) 农户 英 peasant family (2) 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又称“农家流” 英 Agriculturist
  • 135、农业社会主义:农业社会主义是反对少数人垄断土地,体现农民土地要求的思想主张。
  • 136、农村公社:农村公社亦称“农民公社”、“毗邻公社”、“地域公社”、“农民村社”,简称“村社”。
  • 137、农业化学:农业化学是以土壤为基础,以植物营养为中心,以肥料为手段,综合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达到使作物增产的目的。
  • 138、农民战争: 封建社会农民为反对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一般有鲜明的战斗口号,活动范围较大,例如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
  • 139、农民协会: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
  • 140、农业合作化: 用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把个体的、分散的农业经济改变成比较大规模的、集体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也叫农业集体化。
  • 141、农校:农业专科学校的简称。
  • 142、农种: 1.犹耕种。
  • 143、农科:教学上对农业﹑林业﹑养殖﹑园艺等学科的统称。
  • 144、农里:乡里;邻里。
  • 145、农火:指农舍灯光。
  • 146、农隙: 1.农事闲暇时候。 2.农政小吏。
  • 147、农土: 1.神州的别名。 2.蒙古语译音。牧地;地域;经界。
  • 148、农器: 1.农用器具。
  • 149、农樵:农民和樵夫。
  • 150、农畔: 1.田界。借指田间。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
  • 拼音nóng
  • 注音ㄋ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E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农,耕也。——《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辟土植谷曰农。——《汉书·食货志》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文帝纪》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殴民而归之农。——汉· 贾谊《论积贮疏》(2) 又如:农家子(村野耕作之人);农舆(耕作用的车);农战(从事农耕,以为攻战之本);农月(立夏以后农事的忙月)(3) 通“努”。努力,勉力小人农力以事其尚。——《左传·襄公十三年》名词(1) 农业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晁错《论贵粟疏》(2) 又如:务农(从事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林牧;农末(农业和商业);农政(有关农业的政令、制度);农书(有关农业的书)(3) 农民士农工商,四民有业。——《汉书·食货志上》待农而食。——《史记·货殖列传》(4) 又农不出则乏。(5) 又如:自耕农;小农(个体农民);老农;花农;菜农;果农;奶农(6) 古代的田官飨农。——《礼记·郊特牲》(7) 又如:农正(古官名。掌农事及农祈);农父(古官名。司徒的尊称);农师(古官名。掌农事)(8) 先秦学术思想流派之一,九流中“农家”的简称(9) 姓形容词(1) 勤勉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管子·大匡》(2) 通“醲”。浓厚农用八政。——《书·洪范》。郑玄:“农读为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