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nóng yè hé zuò huà |
农业合作化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把个体的、分散的农业经济改变成比较大规模的、集体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也叫农业集体化。
- 1、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产生有必然性,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 2、从运动历史地位出发,对这场运动作了总体的评价,特别指出了这场运动的历史局限性。关键词:互助合作农业合作化初级社高级社。
- 3、第二部分,系统地论述了山东省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进程。
- 4、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八十年代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其效果都因是否遵循生产力要素配置规律而明显不同。
- 5、第二部分回顾了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程。
- 6、新中国建立后以农业合作化对个体小农经济的改造,与农村业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字义分解
- 拼音nóng
- 注音ㄋ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農
- 五笔PEI
- 五行火
(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
(2)(名)农民:~会|~协|~夫|~妇。
(3)(名)(Nónɡ)姓。
- 拼音yè
- 注音ㄧㄝˋ
- 笔划5
- 繁体業
- 五笔OGD
- 五行木
(1)(名)行业:工~|农~。
(2)(名)职业:就~|转~|~余。
(3)(名)学业:肄~|修~|毕~|结~。
(4)(名)事业:功~|创~|~绩。
(5)(名)产业;财产:家~|~主。
(6)(名)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做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三业;包括善恶两面;一般专指恶业。
(7)(动)从事(某种行业):~农|~商。
(8)(Yè)姓。
(9)(副)已经:~已|~经。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閤
- 五笔WGKF
- 五行水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gě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 拼音zuò,zuō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7
- 繁体作
- 五笔WTHF
- 五行金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zuō作坊:小器~。
与农业合作化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