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召的词语

  • 26、感召力:  感化和召唤的力量。
  • 27、微召兵: 红色警戒3苏联初级单位,由兵营训练,与维和步兵,帝国武士同属一个等级。
  • 28、召祸: 召祸zhàohuò (1) 招来灾祸 例 言有召祸,事有召辱 英 incur disaster
  • 29、召神弄鬼: 召神弄鬼zhàoshén-nòngguǐ (1) 使用念咒或请神的方式召唤或迫使精灵或魔鬼等出现或服从自己 英 conjured
  • 30、召辟:征召未仕的士人为官。
  • 31、召保:取保;找保人。
  • 32、召取:导致;引来。
  • 33、召发:犹征调。
  • 34、召盘:旧时工商业主因亏损或其他原因,把自己商店﹑企业的货物﹑设备﹑用具﹑房屋﹑地基等全部财产,作价招人承购,盘店出让。
  • 35、召命:君主召见之命。
  • 36、召拜:征拜;任命。
  • 37、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 38、召回: 召回zhàohuí (1) 把人叫回来;调回来 例 召回大使 英 recall (2) 生产单位将已售出的不合质量要求的产品主动回收修理或更换。 (3) 信息检索和统计学分类领域的度量值:召回率,是指检索出的相关文档数和文档库中所有的相关文档数的比率,衡量的是检索系统的查全率。
  • 39、召见: 召见zhàojiàn (1) 上级令下级来见 英 call in (a subordinate) (2) 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来谈事宜 英 summon (an envoy) to an interview
  • 40、召开: 召开zhàokāi (1) 召集开会 例 召开全体会议 英 call (a meeting)
  • 41、追召: 1.征召,召集。
  • 42、召树屯:又名《召树屯与楠木诺娜》、《孔雀公主》。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古代勐板加王子召树屯在神龙指点下,偷走从远方孔雀国飞来的孔雀公主楠木诺娜的孔雀衣,两人结为夫妻。不久,召树屯奉命出征,楠木诺娜被逼飞回孔雀国。召树屯胜利归来,不见楠木诺娜,内心悲伤,经历千难万险,找到孔雀国,夫妻重新团圆。
  • 43、召试县令:谓地方长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
  • 44、召佃:招人租种土地。
  • 45、传召:每年藏历正、二月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祷法会。格鲁派 黄教 创始人宗喀巴于 年创始。达赖五世开始在法会上举行辩经,形成考选“拉然巴格西” 藏传佛教最高学位 制度。正月法会规模较大,俗称“传大召”;二月的较小,俗称“传小召”。
  • 46、内召:被皇帝召见。
  • 47、召租:用招贴或告白招人租赁。
  • 48、召擢:召回擢用。
  • 49、周召:亦作'周邵'。周成王时共同辅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称。
  • 50、召致: 1.使之至;唤来。 2.犹招致。引来。
  • 拼音zhào,shào
  • 注音ㄓㄠˋ,ㄕㄠ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VKF

基本释义

zhào动词(1)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2)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召,呼也。——《广雅·释诂二》召有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赵御吏。大府召视儿。——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亦召供奉。——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3) 又如: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4) 招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召武受辞。——《汉书·李广苏建传》收召后学。——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召闹取怒。(5) 又如:召引(招引;引导);召幸(被招致或宠爱的人);召取(导致;引来)(6) 邀请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淮南子·脩务》。注:“召,犹请也。”令召客者酒酣。——《吕氏春秋·分职》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吕氏春秋》(7) 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 右北平太守。——《史记·李将军列传》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卒不召。——《明史》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8) 感化和召唤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文心雕龙》(9) 召集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诸贵人。——《汉书·李广苏建传》召会武官。(10) 另见shào|shào动词(1)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2)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召,呼也。——《广雅·释诂二》召有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赵御吏。大府召视儿。——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亦召供奉。——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3) 又如: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4) 招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召武受辞。——《汉书·李广苏建传》收召后学。——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召闹取怒。(5) 又如:召引(招引;引导);召幸(被招致或宠爱的人);召取(导致;引来)(6) 邀请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淮南子·脩务》。注:“召,犹请也。”令召客者酒酣。——《吕氏春秋·分职》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吕氏春秋》(7) 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 右北平太守。——《史记·李将军列传》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卒不召。——《明史》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8) 感化和召唤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文心雕龙》(9) 召集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诸贵人。——《汉书·李广苏建传》召会武官。(10) 另见shào|动词(1)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2)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召,呼也。——《广雅·释诂二》召有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赵御吏。大府召视儿。——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亦召供奉。——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3) 又如: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4) 招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召武受辞。——《汉书·李广苏建传》收召后学。——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召闹取怒。(5) 又如:召引(招引;引导);召幸(被招致或宠爱的人);召取(导致;引来)(6) 邀请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淮南子·脩务》。注:“召,犹请也。”令召客者酒酣。——《吕氏春秋·分职》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吕氏春秋》(7) 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 右北平太守。——《史记·李将军列传》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卒不召。——《明史》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8) 感化和召唤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文心雕龙》(9) 召集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诸贵人。——《汉书·李广苏建传》召会武官。(10) 另见shà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