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召
拼音:chuán zhào
注音:ㄔㄨㄢˊ ㄓㄠˋ

传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每年藏历正、二月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祷法会。格鲁派
黄教
创始人宗喀巴于
年创始。达赖五世开始在法会上举行辩经,形成考选“拉然巴格西”
藏传佛教最高学位
制度。正月法会规模较大,俗称“传大召”;二月的较小,俗称“传小召”。

引证解释:

⒈ 每年藏历正、二月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祷法会。 宗喀巴于明永乐七年始创。正月举行的法会规模较大,俗称“传大召”;二月的较小,俗称“传小召”。

网络解释:

传召

  • 传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uán zhào,是指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祷法会。
    • 1、证人和档案都被传召了。
    • 2、副总检察长乌迪蓬说,虽然双方没有就此案得出任何结果,但却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例如反贪会答应将传召更多证人录供。
    • 3、但是他也知道,他周围的人会对他的传召感到不可思议,所以他静静的等待着神。 
    • 4、保罗说他保守了他被神传召的消息。
    • 5、他知道人子已经在他的内心向他显示和表明他的传召,他知道他永远都不能再按照他之前的样子活下去,他也知道他的余生将会去宣讲福音并忠实于基督的教导。
    • 6、英国国会传召了摩根去接受关于他是否有涉及非法窃听的询问。

    字义分解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FNY
    • 五行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 拼音zhào,shào
    • 注音ㄓㄠˋ,ㄕㄠ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VKF

    zhào

    1. 召唤:召集。召见。

    2. 召致,引来:召祸。召人怨。

    shào

    1.周朝国名,在今陕西凤翔一带。

    2.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