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唾的词语
- 1、珠唾: 1.喻名言,佳作。
- 2、止唾: 桂的别名。
- 3、玉唾: 唾液的美称。 喻杰作、佳句。 指砚滴。
- 4、余唾:残剩的唾沫。比喻别人说过的话。
- 5、一唾: 吐一口唾沫。 表示鄙视,唾弃。
- 6、咽唾: 1.咽下唾液。道家修养之法。 2.比喻干眼馋。
- 7、噀唾:吐唾沫。表示鄙弃。
- 8、向天而唾: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 9、涎唾:口水。
- 10、雾唾: 1.口中呼出之热气。 2.借指女子轻柔的体态。
- 11、拾余唾:亦作"拾余唾"。同"拾人涕唾"。
- 12、口唾:唾液。
- 13、交唾:谓一齐唾骂。
- 14、咳唾:咳嗽吐唾液。 《庄子.渔父》:'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后以'咳唾'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
- 15、欬唾:比喻声音﹐谈吐。 形容不费力气或时间短暂。
- 16、清唾汤: 名称:清唾汤 组成:知母、贝母、桔梗、黄柏、熟地、玄参、远志、天门冬、麦门冬各等分,干姜(炮,炒黑)减半。
- 17、咳唾成玉:比喻言谈不凡或文词优美。
- 18、拾唾余:亦作"拾余唾"。同"拾人涕唾"。
- 19、拾人唾余: 拾人唾余shí rén tuò yú (1) 涕唾:鼻涕和唾沫。比喻因袭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英 plagiarize
- 20、咳珠唾玉: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 21、咳唾成珠:《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后以'咳唾成珠'比喻言语不凡或诗文优美。
- 22、唾手可待: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
- 23、唾涎三尺: 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容嘴馋到极点。亦形容羡慕到极点,极想据为己有。
- 24、唾玉钩银: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书翰类 【成语】:唾玉钩银【注音】:tuò yù gōu yín【释义】:唾:出言;钩银:形容字的笔划刚劲有力。字如银钩,出言如美玉。用作对他人书法诗文的赞美之辞。【出处】: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书翰类》:“谢人惠书云辱银钩玉唾。”【示例】:和篇勤唾玉,枉教妙钩银。 ★元·方回《湖口寄方去言》【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25、唾面自乾: 唾面自干tuòmiàn-zìgān (1) 人家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指受了侮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也指人不知羞耻 英 drain the cup of humiliation;extreme obsequiousness as one who in spat on the face and let dry without wiping
- 拼音tuò
- 注音ㄊㄨㄛˋ
- 笔划11
- 繁体唾
- 五笔KTGF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口,垂声。本义:口液,唾沫) 同本义唾,口液也。——《说文》脾为涎,肾为唾。——《素问》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唐· 杜甫《醉歌行》(2) 又如:唾腺(唾液腺);唾沫星(口液的细小点子);唾盂(痰盂);唾壶(一种大肚痰盂)动词(1) 吐唾沫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不顾而唾。——《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 又如:唾面(往人的脸上吐唾沫);唾背(朝人背影吐唾沫);唾脡(吐唾于肉酱上。谓设谋独占);唾涕(吐唾沫);唾掌;唾手;唾玉(口吐珠玉。形容工于诗文)(3) 用吐唾沫进行公然侮辱或表示反感或轻蔑 。如:唾斥(鄙弃斥责);唾视(鄙视,看轻);唾辱(鄙弃羞辱);唾哕(鄙弃;吐唾沫有声)(4) 吐 。如:唾绒(指妇女刺绣时,咬断线头所吐出之线绒);唾奇(术士口中吐出奇异的珍宝)(5) 拖长。表示鄙弃不乐的样子道士唾着脸,不答应。——《西游记》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