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唾
拼音:ké tuò
注音:ㄎㄜˊ ㄊㄨㄛˋ

咳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咳嗽吐唾液。
《庄子.渔父》:'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后以'咳唾'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

引证解释:

⒈ 咳嗽吐唾液。

《大戴礼记·保傅》:“周旋俯仰视瞻无仪,安顾咳唾趋行不得……凡此其属太保之任也。”
《百喻经·蹋长者口喻》:“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
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五言》:“呻吟咳唾,动触天真。”

⒉ 后以“咳唾”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

《庄子·渔父》:“窃待於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
《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大王诚赐咳唾,使得尽死, 汤禹所以成大功也。”
唐李白《妾薄命》诗:“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蔡寅《题琉球竹枝词》:“九天咳唾珍珠价,一卷《骚》歌兰蕙馨。”

国语词典:

咳嗽而喷吐唾液。

网络解释:

咳唾

  • 咳唾,汉语词汇
  • 拼音:ké tuò
  • 释义:①咳嗽吐唾液。② 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
  • 出处:《庄子.渔父》:“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ké,hāi
    • 注音ㄎㄜˊ,ㄏㄞ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KYNW
    • 五行

    1. 〔咳嗽〕呼吸器官受刺激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把吸入的气急急呼出,同时发声,能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痰,亦是某些病的症状。

    hāi

    1. 叹息:咳声叹气。

    2. 叹词,表示惋惜或后悔:又表示招呼人,提醒人注意:咳!我昨天没去医院。

    • 拼音tuò
    • 注音ㄊㄨㄛ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TGF
    • 五行

    (1)(名)唾液。

    (2)(动)用力吐唾沫。

    (3)(动)吐唾沫表示鄙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