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恐的词语
- 51、恐慎: 1.犹恐惧。
- 52、恐胁:恐吓威胁。
- 53、恐谀: 1.慑于权势而巴结奉承。
- 54、恐惕: 1.戒惧。
- 55、恐迫:恐吓逼迫。
- 56、恐怯:畏怯,害怕。
- 57、恐竦: 1.见"恐悚"。
- 58、恐灼: 1.惊恐。
- 59、恐急:惊慌。
- 60、恐慑: 恐慑kǒngshè (1)恐怕;恐慌 英 fear
- 61、恐耸詟栗:害怕得发抖。
- 62、恐愒: 1.亦作"恐愒"。亦作"恐喝"。亦作"恐曷"。 2.恫吓威胁。
- 63、恐虑: 1.担心忧虑。
- 64、恐后争先:唯恐落后而竞相抢先往前。
- 65、恐动: 1.惊恐扰动。
- 66、恐呵:威吓呵斥。
- 67、恐栗:亦作“恐栗”。恐惧战慄。
- 68、恐詟: 1.恐惧。
- 69、恐遭物议:物:这里指人;议:议论。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
- 70、恐猲: 1.亦作"恐愒"。亦作"恐喝"。亦作"恐曷"。 2.恫吓威胁。
- 71、恐恐: 恐恐kǒngkǒng (1) 等于说“忐忑不安” 英 fidgety;uneasy
- 72、恐悚: 1.亦作"恐竦"。 2.惶遽不安。
- 73、恐畏:畏惧。 犹恐怕。副词。表示估计或担心。
- 74、恐后无凭:怕以后没有个凭证。旧时契约文书的套语,常与“立次存照”连用。
- 75、恐龍: 恐龙kǒnglóng (1) 中生代最为繁盛的一种爬行动物,种类极多,形体大小不一,大者长达三十米,中生代末期全部灭绝,原因不详 英 dinosaur
- 拼音kǒng
- 注音ㄎㄨㄥˇ
- 笔划10
- 繁体恐
- 五笔AMYN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2) 同本义恐,惧也。——《说文》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荀子·天伦》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秦王其破璧,乃辞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 又赵王恐。恐栗,为儿恒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舟人大恐。——宋· 苏轼《石钟山记》魏王恐。——《史记·魏公子列传》(4) 又如:恐防(担心,提防);恐虑(担心);恐灼(惊恐);恐怯(畏怯、害怕);恐畏(畏惧);恐急(惊慌)(5) 恐吓,使之害怕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韩非子·有度》李斯因说 秦王,请先取 韩以恐他国。——《史记·高祖本纪》(6) 又如:恐呵(威吓呵斥);恐胁(恐吓威胁);恐逼(恐吓逼迫);恐褐(恫吓威胁)(7) 恐怕恐前后受其敌。——唐· 柳宗元《三戒》常恐秋节至。——《乐府诗集·长歌行》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赵策》恐托付不效。——诸葛亮《出师表》(8) 又如:恐其有误;恐不容易;恐非所愿副词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偿城恐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恐为操所光。——《资治通鉴》恐不任我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查看更多]
K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