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畏
拼音:kǒng wèi
注音:ㄎㄨㄥˇ ㄨㄟˋ

恐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畏惧。
犹恐怕。副词。表示估计或担心。

引证解释:

⒈ 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犀首战胜威王,魏罢弊,恐畏,果献西河以外。”
《后汉书·刘盆子传》:“盆子时年十五,被髮徒跣,敝衣赭汗,见众,恐畏欲啼。”
宋程大昌《演繁露·箭贯耳》:“诣廷门谢罪则用箭贯耳,以示恐畏,非以意为之也。”

⒉ 犹恐怕。副词。表示估计或担心。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夜黄》:“鸳鸯逐野鸭,恐畏不成双。”
唐虞世南《咏萤》:“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网络解释:

恐畏

  • 恐畏,拼音kǒng wèi,出处《战国策·秦策一》。
  • 字义分解

    • 拼音kǒng
    • 注音ㄎㄨㄥ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MYN
    • 五行

    (1)(动)害怕;畏惧:惶~|惊~|有恃无~。

    (2)(动)使害怕:~吓。

    (3)(动)恐怕:~另有原因。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GEU
    • 五行

    (1)(形)害怕

    (2)(动)畏惧。

    (3)(动)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