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拯的词语

  • 26、拯危扶溺:救助处于危难艰困中的人。
  • 27、拯溺扶危: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 28、扶危拯溺:溺:落水。扶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 29、拯溺救焚: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 30、拯焚救溺: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明史·姜思睿传》:“举朝拯焚救溺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二三阉寺。” 拯焚救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自纪》。
  • 31、救焚拯溺: 亦作“救火拯溺”。
  • 32、存拯:关怀救助。
  • 33、包拯: 包拯Bāo Zhěng (1) (999—1062) 北宋庐州合肥人,仁宗天圣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他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执法严峻,不徇私情,被旧的史书和小说渲染为少有的“清官”、“包青天” 英 Bao Zheng
  • 34、拔拯:拯救。
  • 35、哀拯:怜恤而拯救。
  • 拼音zhěng
  • 注音ㄓㄥ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BIG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手,丞(chéng)声。本义:向上举)(2) 同本义艮期腓,不拯其随。——《易·艮》。王弼注:“随,谓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也。” 孔颖达疏:“拯,举也。”(3) 救济;援救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起而拯之。(4) 又如:拯弊(匡救衰病);拯世(救世);拯物(济世);拯恤(援助;救济);拯抚(救济安抚);拯济(救助;救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