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蛭的词语

  • 1、嵰蛭:山高貌 地名用字,类型词语。
  • 2、鱼蛭:方言。水蛭的别称。即蚂蟥。
  • 3、水蛭: 水蛭shuǐzhì (1) 构成蛭纲的许多肉食性或吸血性环节动物。这是一种雌雄同体动物,通常直接发育,主要见于淡水,少数属于海生,某些热带类型为陆生 英 leech
  • 4、蛇蛭: 1.亦作"虵蛭"。 2.蝮蛇类毒蛇。
  • 5、马蛭:大水蛭。蠕形动物。有眼五对,口缘有细齿,尾端有一吸盘。雌雄同体。栖于池沼田间,好吸人畜的血。
  • 6、蜚蛭:神话中的一种有四翼的虫。
  • 7、蛭石: 蛭石矿物的名称来自拉丁文,带有"蠕虫状"、"虫迹形"的意思。蛭石被突然加热到200至300℃后会沿其晶体的c轴产生蠕虫似的剥落,由此它也获得了它的名字。蛭石是一种层状结构的含镁的水铝硅酸盐次生变质矿物,原矿外形似云母,通常主要由黑(金)云母经热液蚀变作用或风化而成,因其受热失水膨胀时呈挠曲状,形态酷似水蛭,故称蛭石。
  • 8、蛭螾: 1.泛指蚂蟥类水虫。
  • 9、蛙蛭: 1.蛙与水蛭。
  • 10、吞蛭:春秋楚惠王(一说楚庄王)食寒葅,有蛭,恐司厨者获罪,乃暗吞之。事见汉贾谊《新书.春秋》。后以颂王者宽仁待下。
  • 11、蛭蝚:水蛭。俗称蚂蟥。
  • 12、蠪蛭:神话中的兽名。
  • 13、蛭虮: 1.水蛭。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JGCF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蚂蟥。环节动物。体一般长而扁平,略似蚯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生活在淡水或湿润处,能吸人畜的血蛭,虮也。从虫,至声。——《说文》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遂吞之,久病心腹之疾皆愈。——《贾子春秋》蛭之性食血,惠王殆有积血也。——《论衡·福虚》弥六合,泽万物,而虾与蛭不离尺水。——柳宗元《晋问》(2) 又如:蛭虮(水蛭);蛭蝚(水蛭。一名至掌);蛭类(动物学名词)(3) 小山丘。通“垤”人莫迹于山,而迹于蛭。——《淮南子·人间》(4)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