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蛭
拼音:mǎ zhì
注音:ㄇㄚˇ ㄓˋ

马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水蛭。蠕形动物。有眼五对,口缘有细齿,尾端有一吸盘。雌雄同体。栖于池沼田间,好吸人畜的血。

引证解释:

⒈ 大水蛭。蠕形动物。有眼五对,口缘有细齿,尾端有一吸盘。雌雄同体。栖于池沼田间,好吸人畜的血。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虫下·水蛭》。

清李元《蠕范·物偏》:“蚰蜒无骨,马蛭无骨。”

网络解释:

马蛭

  • 马蛭是一种蠕形动物,身体柔软而粗大,环带前至吸盘逐渐减为中段的一半宽度,后部较窄。成体背部暗褐色,背中有一苍白中央纵带,腹面暗黄绿色。头部背面有5对眼。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JGCF
    • 五行

    (名)水蛭;一种环节动物。也叫蚂蟥: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