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裹的词语
- 76、裹伤: 1.包扎伤口。
- 77、裹糇粮: 1.谓携带熟食干粮,以备出征或远行。语出《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朱熹集传:"糇,食。粮,糗也。"
- 78、裹首: 1.以巾束发。亦指束发之巾。
- 79、裹乱: 裹乱guǒluàn (1) 〈方〉扰乱;搅扰 例 你成心裹乱是怎么的 英 pester;disturb;make trouble
- 80、裹粮: 1.见"裹糇粮"。
- 81、裹蒸: 1.食品名。一说即粽子。 2.包裹而蒸熟。
- 82、裹腰:腰带。
- 83、裹尸: 1.包裹尸体。 2.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 84、裹金: 1.在木材或其他非金属材料上包裹金箔。
- 85、裹脚:[ guǒ jiǎo ] :旧时女子缠足。将女孩子的脚用长布条紧紧缠住,使脚骨变成弓形而无法成长。 [ guǒ jiao ] :指旧时男子穿布袜裹脚,或女子缠足用的长布条。
- 86、裹腿: 裹腿guǒtui (1) 绑腿,以窄布条缠绕小腿部裤腿外边,由踝至膝,或用皮革裹住,并用卡子或带子固定的东西 英 puttee
- 87、裹抹: 1.含混遮掩。 2.搀杂。
- 88、裹头内人: 1.指唐时宫中杂役。
- 89、裹脚条子: 即裹脚布。
- 90、裹头: 1.裹扎头巾;包头。 2.犹加冠。古时男子成丁则裹头巾。 3.指出行者携带的钱财。 4.堤防溃决,当决口未及堵合以前的救急措施。目的在保护堤头,以防决口被水流继续冲宽,等待洪水退落以后再进行堵口工程。
- 91、裹夹: 1.包围挟持。
- 92、裹糇: 1.见"裹糇粮"。
- 93、裹尸马革:亦作“裹尸马革”。
- 94、裹足不前: 裹足不前guǒzú-bùqián (1) 停步不前,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多指有顾忌) 英 be at a standstill;hang a leg;hesitate to proceed
- 95、裹足: 裹足guǒzú (1) 裹脚。喻指停足不前 例 裹足不入秦。——李斯《谏逐客令》 英 foot-binding
- 96、裹胁: 裹胁guǒxié (1) 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做坏事 例 把被裹胁的人夺回来 英 force to take part;be under compulsion (2) 如借力量、权势、暴力或恐吓等约束、控制或支配而动摇个人的意志或欲望 英 coerce
- 97、裹挟: 裹挟guǒxié (1) 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明确的态度 例 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也只得附合着革命。——《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英 coerce;be swept forward (2) 同“裹胁”
- 98、棺裹:即棺材和套棺,泛指棺材。红色棺椁亦作“棺郭 ”。 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 99、覆裹: 1.覆盖包裹。
- 100、裹袱: 1.即包袱。包衣物用的包单。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14
- 繁体裹
- 五笔YJSE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2) 同本义裹,缠也。——《说文》朱三百,裹。——《穆天子传》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濯颖散裹。——郭璞《江赋》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3)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4) 携带吾闻开元中,下天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 唐· 孙樵《书褒城驿壁》(5) 又如:裹粮策马(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裹持(包裹挟持,犹携带)(6) 停止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秦· 李斯《谏逐客书》(7) 又如:裹足(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裹足不前(缠住脚不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8) 包罗;笼罩 。如:裹合(纠合;聚集);裹掖(包围);裹抹(遮掩)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