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首
拼音:guǒ shǒu
注音:ㄍㄨㄛˇ ㄕㄡˇ

裹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以巾束发。亦指束发之巾。

引证解释:

⒈ 以巾束发。亦指束发之巾。参见“裹头”。

唐郑愚《大圆禅师碑铭》:“武宗毁寺逐僧,遂空其所,师遽裹首为民。”
清管同《从舅邹君墓志铭》:“汉诸葛武侯既卒, 蜀人哀思,如丧父母,其裹首多以白,谓为武侯制服云。”

网络解释:

裹首

  • 裹首,读音为guǒ shǒu ㄍㄨㄛˇ ㄕㄡ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以巾束发。亦指束发之巾。
  • 字义分解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JSE
    • 五行

    (1)(动)(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动)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动)〈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THF
    • 五行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