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诤的词语

  • 1、见诤:确执异见而诤论也。
  • 2、相诤: 1.直言规劝。
  • 3、面诤:当面谏劝。
  • 4、交诤:互相争吵。
  • 5、斗诤: 1.亦作"斗诤"。 2.同"斗争"。
  • 6、诤士:直言谏诤之士。
  • 7、诤治:谓争着采取治国之道。诤﹐通"争"。
  • 8、诤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之人。诤﹐通"靖"。
  • 9、诤心:争高下之心。诤﹐通"争"。
  • 10、诤舌:喻正直之言。
  • 11、诤气:竞争好胜的意气。诤﹐通"争"。
  • 12、诤论:直言规劝的言论。
  • 13、诤辞:争讼之辞。诤﹐通"争"。
  • 14、诤引:直言规劝和引导。
  • 15、诤子:能直言劝谏父亲的儿子。
  • 16、诤臣:能直言规劝国君缺失的臣子。
  • 17、诤言: 诤言zhèngyán (1) 直言规劝的话 例 屡进诤言 英 forthright admonition
  • 18、直言诤友: 出自《资治通鉴》,形容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
  • 19、诤友: 诤友zhèngyǒu (1) 能够直言劝谏的朋友 英 a friend who will give forthright admonition
  • 20、硬诤:强辩;抵赖。
  • 21、诤懕: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 22、诤恹: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 23、诤訮:争执。诤﹐通"争"。
  • 24、诤厌: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 25、喧诤:喧嚷争吵。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V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争声。因与言论有关,故从言。“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意思是强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程度比“谏”重。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尤指友谊诚挚的劝告)诤,谏也。——《广雅》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2) 又如:默诤(背地里直言劝告);诤谏(以直言劝止他人的过失);诤臣(能谏诤的臣子);诤戒(告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