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言
拼音:zhèng yán
注音:ㄓㄥˋ 一ㄢˊ

诤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诤言zhèngyán

(1) 直言规劝的话

屡进诤言
forthright admonition

引证解释:

⒈ 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

清吴伟业《下相怀古》诗:“亚父无諍言,奇计非所望。”

国语词典:

规劝他人的正直言辞。

如:「他肯接纳诤言,所以能够成功。」

网络解释:

诤言

  • 诤言(zhèngyán),是指直言告诫规劝的话。
    • 1、他们无忌的诤言谠论,铁肩道义,于世有补,于时多益。
    • 2、然而这种声音,应是诤言谠论、真知灼见,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泛泛之谈,更不是博人一乐的“搞笑”。
    • 3、看看皇上那宏论诤言再无人能辩,这两天朝会再无人敢去碰皇上这颗钉子了,长孙无忌也觉得该是他说话的时候了。
    • 4、无私无畏聚正能,扬清激浊发诤言
    • 5、最最可恶的是刘尚骗走了自己的一百万两黄金,暴怒的袁术那还听得进麾下谋士的诤言,当即就号令三军,准备跟刘尚大干一场。
    • 6、当然也有专家为科学尊严而仗义直言,论证“怪胎”之“不可行性”,谠论诤言语惊四座。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VH
    • 五行

    1.  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诤谏。诤言。诤臣。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亦作“争友”)。

    2.  〔诤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

    3.  纷争,争:诤紊(争论是非)。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