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镇的词语

  • 1、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这个梗大家并不陌生,小镇做题家最初是贬义词,嘲讽的是只知道刷题,不懂得变通,性格孤僻零社交,没有眼界的一类人!这个梗始于某app,这个app上有个“985five组”,这个组里的组员都是通过刷题想要考公的一类人!这一群体出现之后,某知名周刊发表了嘲讽小镇做题家的文章,文里称这些刷题者上着培训班,疯狂刷题却一窍不通,不会有什么前程可言!该知名周刊的发文一出,迅速燃爆舆论,如此犀利的嘲讽,引来了网友疯狂的质疑! 网友不认为小镇做题家是贬义的,反而认为这些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是值得肯定的!小镇做题家大火之后,张桂梅校长发声称她的学生们都是小镇做题家,因为她的学生不靠刷题就走不出大山,就考不上大学,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张桂梅校长接地气的回应,让小镇做题家大火,并且一跃成为了褒义词!的确,积极向上有什么错呢?我们不能选择出身,我们唯有选择靠自己的努力去成就未来!
  • 2、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7月和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发出了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2月起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的重点是: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等五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到1953年运动取得全面的胜利。经过这次运动,基本上肃清了大陆上残余的反革命势力,维护了社会的安定。
  • 3、吴镇: 词语解释⒈  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今属浙江)人。终身隐居不仕,教书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和墨竹,善用湿墨,丰润浑厚,苍莽郁茂,自成一派。与黄公望、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著有《梅花道人遗墨》。
  • 4、景德镇市: 词语解释⒈  在江西省东北部,邻接安徽省。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0年设市。人口38.4万(1995年)。瓷土资源丰富,以产瓷器著名。北宋景德年间烧造贡瓷,以“景德窑”闻名全国。有“瓷都”之称。明、清时与汉口、佛山、朱仙镇合称中国四大镇。
  • 5、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词语解释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城鎮住房制度改革)[ chéng zhèn zhù fáng zhì dù gǎi gé ]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的机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机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目标是加快住房建设,20世纪末使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 6、大镇: 1.重镇;大藩镇。 2.大集镇。
  • 7、四乡八镇: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
  • 8、集美镇:集美镇,Jimei Zhen,福建省厦门市著名文化城镇和风景区,著名侨乡。
  • 9、富县强镇: 通过改革,让市县富裕起来。
  • 10、桃城镇: 浙江安吉县民国期间的别称,特产桃花石。
  • 11、理合务镇: 理当,理应。
  • 12、盐山镇: 县政府驻地。
  • 13、下司镇: 下司镇人民群众勤劳、善良、淳朴,以布依族、苗族、侗族为主,具有较强商品意识。
  • 14、金台镇: 金台镇位于南充以北,距城区14公里,从市区驱车20分钟可到达。
  • 15、一品镇: 一品镇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中南部,在重庆市主城区南部,是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巴南名镇。
  • 16、四大名镇: 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江西景德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清称为天下四大镇。
  • 17、者海镇: 者海镇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城东南40km,是会泽县以冶金、建材等产业为主的特色工业城镇,是曲靖市工业发展的七个基地之一。
  • 18、冰镇: 冰镇bīngzhèn (1) 把食物、饮料等和冰放在一起使凉 例 冰镇啤酒 英 iced
  • 19、作镇: 镇守一方。
  • 20、坐镇: 坐镇zuòzhèn (1) 驻于一地,亲临督促工作 例 坐镇边关 英 (of a commander) personally attend to garrison duty; assume personal command
  • 21、总镇:总兵的别称。
  • 22、自镇: 1.自行抑制。 2.犹自重。
  • 23、州镇:一方之重镇。
  • 24、纸镇:即镇纸。压纸的文具。
  • 25、征镇: 1.魏晋以来,将军﹑大将军的称号,有征东﹑镇东﹑征西﹑镇西之类,监临军事,守卫地方,总称征镇。 2.指征镇统辖的地区或人民。
  • 拼音zhèn
  • 注音ㄓㄣ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QFHW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2) 同本义镇,博压也。——《说文》王执镇圭。——《周礼·大宗伯》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考工记·玉人》而镇其浮。——《国语·楚语》系方绝,又重镇之。——枚乘《上书谏吴王》为资币、瑞节以镇之。——《国语》。(3) 又如:镇在五台山下;镇笮(压住);镇迮(压榨);镇石(压物的石块);镇犀(用犀牛角制的用具);镇帷犀(挂在帷帐四角防止牵动的犀角)(4) 镇服子以君命镇抚敝邑。——《国语·鲁语》因请立张耳为 赵王,以镇抚其国。——《史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庄子·列御寇》。(5) 又如:镇魇法(害人的法术);镇宅(迷信者用某种法术符咒压邪,保家宅平安);镇唬(威吓);镇遏(镇压遏阻)(6) 压制,用武力限制 。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潜夫论》(7) 又如:镇绥(镇压平定);镇讨(镇压讨伐)(8) 抑制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楚辞·九章·抽思》。(9) 又如:镇浮(抑制轻浮);镇止(抑止);镇神头势(即镇神头。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10) 安定;安抚镇,安也。——《广雅》镇定大事。——《国语·晋语》镇国家,抚百姓。——《史记》。(11) 又如:镇心(静心,安定心神);镇安(安定,镇定);镇宁(安定);镇靖(安定,安抚);镇国(使国家安定)(12) 镇守,驻守留五百人镇之。——《资治通鉴·唐纪》。(13) 又如:镇脊(镇守屋脊,以驱邪魔);镇边关;镇辑(镇守安抚)(14) 使冷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名词(1) 压东西的重物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楚辞·九歌·湘夫人》(2) 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新唐书·兵志》。(3) 又如:镇军(古代将军名号;清代总兵的俗称);镇城(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镇台(清代总兵)(4) 集镇,市镇 。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宋· 高承《事物纪原》。(5) 又如:村镇(村庄和小市镇);镇集(镇市。都指集镇);镇店(方言。集镇)(6) 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四镇五岳。——《周礼·大司乐》(7) 重要或险要的地方白帝高为 三峡镇, 瞿唐险过 百牢关。—— 杜甫诗(8) 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一镇统步队两协,马炮队各一标,二辎队各一营,以及军乐队等(9) 根本;基础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魏· 高堂隆《切谏增崇宫室疏》(10) 姓形容词(1) 常;永久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唐· 褚亮《咏花烛》。(2) 又如:镇长(经常;常);镇常(经常);镇驻(长存)(3) 整,全青塚镇野,黑山驾空。——宋· 王元之《北狄来朝颂》。(4) 又如:镇日镇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镇日(整天);镇日价(整天。价,助词) [查看更多]